廣西學用“千萬工程”經驗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1/07 09:32:32
來源:廣西日報

廣西學用“千萬工程”經驗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字體:

  原標題:我區學用“千萬工程”經驗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11月6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以實幹實績實效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七場)獲悉,我區高度重視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千萬工程”經驗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十四五”以來,共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7億元支持我區35個縣加快推進和美鄉村建設;2024—2025年,自治區連續兩年每年安排銜接資金10億元實施“千萬工程”項目,並撬動社會資本、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不斷取得鄉村振興階段性成果。

  村莊規劃編制按需有序推進。&&“1+N”政策強化鄉村振興用地保障,持續探索推廣“數據共享+技術賦能+多方協同”的村莊規劃編制新模式並獲國家層面推廣。“十四五”期間,累計安排7億多元自治區補助資金支持完成7500多個有需求、有條件的村莊編制村莊規劃。

  農村基礎設施完備度不斷提檔升級。“十四五”以來,我區深入實施鄉村道路“三項工程”,全區99%的鄉鎮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100%的行政村通等級路,93.8%的自然村(屯)通硬化路。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2.4%。改造農村危房32056戶。持續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實現220千伏變電站縣域全覆蓋。行政村5G和千兆光纖網絡覆蓋率均達到100%。

  農村人居環境舒適度持續向好。全區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達95.2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成為全國第7個、西部第2個實現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的省份。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上報值達45.3%。農村生活垃圾實現收運處理的村民小組比例達到95%。今年以來,排查養殖場(戶)38.91萬家,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

  農村公共服務便利度逐步提高。“十四五”以來,統籌資金274.6億元新建、改擴建6407所義務教育學校(其中新建204所),統籌資金72.71億元支持各地新建幼兒園263所;累計下達實施縣鄉兩級衞生健康項目598個,總投資346.96億元,全區建成鄉鎮衞生院1265個並配備執業(助理)醫師2.47萬人,村衞生室1.78萬個並配備鄉村醫生3.54萬人。建設鄉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627個、覆蓋率達60.9%。

  鄉村富民産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先後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産業發展三年行動,統籌推進現代設施農業提升等“七個專項行動”,推動智慧農業、設施農業、休閒農業蓬勃發展,打造升級了糧食、蔗糖、水果、蔬菜、畜禽、漁業等6個産值超千億元農業産業集群,累計創建三黃雞、桂系豬等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10個,以糖料蔗、茉莉花、六堡茶、奶水牛等為主導産業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13個,以及國家級農業産業強鎮72個,涌現出“無人化農場”“滴滴農機”“智慧植保”等一大批“人工智能+農業”典型應用場景,我區“10+3+N”現代特色農業産業體系不斷完善。

  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走深走實。強化黨建引領,星級村黨組織佔比達49.1%。村級議事協商形式不斷創新,群眾參與治理的渠道更加暢通。深化清廉鄉村建設“五廉行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同步推進。(記者 陳靜)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