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瑤山位於中國廣西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內,延伸至鹿寨縣、荔浦市、平南縣、桂平市、武宣縣、象州縣和蒙山縣。

這是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10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這是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10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位於大瑤山深處,是一個以坳瑤為主的小村,是我國乃至世界瑤族研究的重要基地。2013年,下古陳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下古陳村瑤族民居依山而建,房屋結構大多以壘築石塊為基,以石塊、黃泥土、草筋砌墻或直接夯築泥土為墻,以木架瓦。村寨的寨門、巷道、圍墻、菜園護欄等大多用石頭壘砌。

這是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民居(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村民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用塑料布遮蓋晾曬的糧食(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下古陳村至今還流傳着各種百演不煩的舞蹈儀式,其中黃泥鼓舞是一種充滿神秘色彩和傳達一種遠古勞作信息的舞蹈。在這種舞蹈中,男人們或口中唸唸有詞,邁着沉緩的步伐在黃泥鼓聲中躑躅沉思;或振臂狂擊,鼓聲激越,狂野地跳躍;也有模仿釣魚、抓山蛙的動作。

村民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跳黃泥鼓舞(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村民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製作黃泥鼓(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在長期的生産生活中,下古陳村瑤族群眾形成了五彩繽紛的瑤族風情、純樸的民風和獨特的民俗。至今,不少瑤族群眾還喜歡穿着傳統民族服裝,許多服裝仍是手工縫製。

村民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刺繡(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村民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刺繡(10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游客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下古陳村準備在房車上過夜(10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隨着當地的旅游開發,越來越多的游客前往下古陳村。瑤族群眾也紛紛走出大山,帶回讓村民融入現代生活的信息和生産生活方式。電子支付、別墅式建築、特點鮮明的民宿都在讓這個大瑤山深處的山村變得越來越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