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港開放能級持續躍升 通江達海聯全球-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1/01 10:28:05
來源:廣西日報

北部灣港開放能級持續躍升 通江達海聯全球

字體:

原標題:北部灣港開放能級持續躍升 通江達海聯全球

  2021年4月,建設中的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

  2024年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全貌。(均北部灣港集團供圖)

  “就是這麼快!”清晨的西江梧州段,薄霧尚未散盡,“桂慶運239”輪船長輕點“西江通”App,駕駛着滿載建築材料的貨輪駛向長洲船閘,曾經漫長待閘的焦慮早已被從容取代。

  西江集團與北港大數據聯合打造的長洲船舶過閘評價系統,融合AI圖像識別、北斗導航等技術,讓船舶平均過閘時間顯著縮短,通行效率提升超20%。

  這一幕,正是北部灣港“十四五”期間智慧升級、服務提質的生動縮影。5年來,這座國際門戶港以創新為翼、以開放為軸,在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宏偉藍圖中,書寫通江達海、聯動全球的發展篇章。

  “嘭!”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遠控中心內,操作員輕推控制桿,1公里外的巨型吊具精準懸停,誤差僅±1厘米,輕鬆開啟豆奶瓶蓋。這項“隔空開瓶蓋”的神操作,源自高精度掃描與智能防搖技術的深度融合,讓巨型機械練就了厘米級精細活。

  智慧化轉型已滲透於北部灣港生産運行的各個環節,一批硬核AI創新成果落地生根:西部陸海新通道智慧水運大模型整合10類以上數據源,知識抽取準確率超95%,支撐“西江—平陸運河—北部灣港”協同運營;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人工智能服務&&,提供全鏈路物流進度可視化追蹤,支持定制端到端的多式聯運方案;全國首個混合場景無人運輸協同管控模型,實現自動化碼頭、人工碼頭與鐵路中心站的無人集卡運輸貫通……科技,讓港口運營效率實現質的飛躍。

  今年9月18日,隨着岸橋將貨物裝入“華信長榮”輪,北海鐵山港外貿集裝箱業務正式開啟。北海市商務局海港科科長吳偉&&:“企業通過鐵山港以集裝箱運輸的方式開展直接進出口貿易,運輸成本降低20%以上,運輸時間節省一週左右,企業國際競爭力將顯著提升,加速助推鐵山港打造國際貿易新高地。”

  “十四五”期間,北部灣港開放能級持續躍升。北部灣港(本港)已擁有生産性泊位91個,其中對外開放泊位達84個,總貨物通過能力超4.5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突破1104萬標箱。2025年,新增對外開放泊位11個,創歷史新高;1—9月,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累計完成724.81萬標箱,同比增長10.34%。

  航線網絡不斷加密延伸。9月16日,“常安口”輪從欽州港啟航前往中東,這條新開通的滾裝航線,讓東風柳汽、三一重工等企業的整車和工程機械直抵阿聯酋、沙特。截至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已覆蓋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十四五”期間,北部灣港(本港)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長22%。

  開放紅利持續釋放。北海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從2017年的24萬標箱增至2024年的105萬標箱,年均增長超23.5%;外貿貨物吞吐量從992萬噸增至1660萬噸,年均增長超7.6%,成為服務“5+2”向海工業集群的重要支撐。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廣西好品”從這裡揚帆出海,RCEP區域企業也借此接入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整體物流時間從21天縮短至17天,真正實現降本增效!”上汽通用五菱産能及交付總監王旻璐對欽州KD件前置倉讚不絕口。這個由北港物流與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打造的項目,將汽車散件打包環節前置至港口,減少了中轉倉集貨、二次轉運等冗余環節,實現“源頭直髮、港區直裝”。

  産業聯動不止於此。在廣西海吉星農産品物流中心,泰國金枕榴蓮、紅毛丹等東南亞水果琳瑯滿目。“水果價格降了兩至三成,每天能賣出30噸左右。”經營戶譚家福的忙碌,得益於西部陸海新通道帶來的物流便利。

  欽州港推行“提前申報+抵港直裝+優先驗放”模式,海鐵聯運集裝箱單次轉運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1.5小時,實現“下車即上船、下船即上車”的無縫銜接,讓西部腹地貨物出海更順暢,東南亞好物入華更便捷。

  從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動脈貫通,到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的樞紐崛起;從智慧港口的數字化轉型,到綠色低碳發展的創新實踐;從服務“一帶一路”的萬噸巨輪破浪前行,到深化開放合作的全球網絡持續織密……北部灣港集團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打造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國際樞紐海港等國家戰略任務融入企業發展,以“港通四海、陸聯八方”為注腳,書寫新時代的廣西國企嶄新答卷。(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許丹婷 通訊員 楊煜航)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