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賦能新程 同心築夢八桂——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為廣西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1/01 10:27:45
來源:廣西日報

數智賦能新程 同心築夢八桂——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為廣西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字體:

原標題:數智賦能新程 同心築夢八桂——民營企業蓬勃發展為廣西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金秋時節,丹桂飄香。11月1日,廣西第六個“廣西民營企業家日”如約而至。這場以“數智匯民企 同心築八桂”為主題的盛會,既是對民營企業家精神的致敬,也是對民營企業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肯定;更旨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動力活力。

  在八桂大地的經濟版圖中,民營經濟如同一股蓬勃的活力源泉,以堅韌的姿態和創新的勇氣,為廣西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成為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近年來,廣西統戰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廣泛、資源豐沛的優勢,以思想引領凝聚共識、以精準服務破解難題、以品牌活動激發動能,助力廣西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實力展現:撐起經濟“半壁江山”

  民營經濟正成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的生力軍。

  一組組數據印證了廣西民營經濟的硬實力:截至2025年8月,廣西實有民營經營主體440.8萬戶,佔全區經營主體的95.7%;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區47.8%的稅收、59%的GDP、69%的進出口總額、80%以上的城鎮就業。更令人矚目的是,2025年1—8月,民營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73.9%,民間投資增速高於全國7.7個百分點,成為穩增長、促轉型的核心力量。

  民營經濟稅收貢獻保持穩定。今年1—8月,全區民營涉稅經營主體280.8萬戶,同比增長14.5%,佔涉稅經營主體的97.6%。民營經濟實現稅收收入824.5億元,同比增長9%。

  在科技創新領域,民營企業展現出了強勁活力。截至2025年8月,廣西高新技術民營企業達32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增至91家,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6家。

  在桂林的高新産業園區,專注於半導體光芯片研發的桂林光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專精特新優勢推動産業升級,産品覆蓋5G通信、人工智能、激光醫療等領域,其關聯企業華諾威集團投資1.7億元擴建生物醫藥産業園,開發藥械組合産品,預計投産後年産值達15億元。“我們正在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積極推動科技成果産業化,為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民企力量。”桂林光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暉&&。

  政企同心:邁向優良營商環境

  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精準高效的服務護航。

  “過去是企業找政策,現在是政策找企業。”在8月28日“萬企興萬村”行動銀企對接會上,參會企業對政府部門提供的精準金融對接服務豎起了大拇指。

  今年9月,2025廣西企業100強榜單發布,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成為首家躋身榜單前三的民營企業,成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標杆。“從項目落地到投産,政府的全程幫辦服務,讓我們省心省力。”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負責人林能鏡的這番話,道出了廣西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持續向好的現狀。

  這些點讚的背後蘊含着廣西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的力量。

  廣西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2020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印發《廣西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實施方案》,確定每年11月1日為“廣西民營企業家日”。自治區黨委統戰部、自治區工商聯牽頭組織開展“廣西民營企業家日”活動。通過不斷豐富內容載體,把“民營企業家日”打造成政府高效服務、企業積極參與、政企良性互動、助推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品牌。

  多措並舉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工作制度》,推動區市縣三級領導幹部列名&&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人士。

  針對企業痛點,一方面推動民企賬款清欠工作,通過專項調查與專題會商,加速款項清退;另一方面深化商會調解工作,開展“強基層、促規範、解糾紛”行動,組建全區工商&&統商會調解專家庫,發布47件典型案例。

  法治護航同步跟進,統籌召開廣西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大會,印發《民營企業人員廉潔從業十條建議》,部署法治護航八大行動,評選出111個清廉合規建設標杆企業、60家示範單位。

  招商動能持續增強,“大統戰+大招商”工作格局已然成型。2024年,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組織各市工商聯、民營企業赴北京、重慶、深圳等多地推進項目合作;2025年上半年,通過統戰系統牽線搭橋共簽約項目90個、簽約資金455億元。積極跟蹤協調推進項目落地落實,2025年推動投資100億元的香港理文紙業成功落戶貴港市。

  振興邊疆:堅定履行社會責任

  在八桂邊境地區,廣西民營企業也以實際行動詮釋社會責任擔當。

  “我每月收入4600元,這裡環境、待遇都很不錯,還能學到甘蔗種植技術,離家近方便照顧家庭。”憑祥市上石鎮馬垌村村民陸偉霞的笑容發自內心。她在廣西東盟跨境合作(憑祥)農作物種苗繁育中心務工——這裡是崇左市“民營企業進邊疆”的第一批簽約企業,其全國首條甘蔗脫毒種苗自動化生産線,年繁育5000萬株種苗,以科技帶動增收。

  這樣的場景在廣西多處可見。

  自2021年以來,自治區黨委統戰部每年聯合自治區工商聯、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等持續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引導民營企業、商會加強與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對接&&,加大幫扶力度。如2025年在靈山縣舉辦的“萬企興萬村”行動,促成特色種養、精深加工、産銷銜接、技術合作、電商物流、品牌推廣等27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總投資額32.86億元。

  自2023年以來,每年召開全區統一戰線助力邊境地區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舉行助力捐贈、結對幫扶等活動,為邊疆帶來了資金、技術和人才,促進了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2024年組織商協會、民營企業赴邊境地區走訪調研,687家民營企業、商協會與邊境地區709個村屯結對,實施興村項目801個,投入資金6130萬元,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百強民企更是扛起責任大旗。盛隆公司簽約來自曾是貧困縣的員工超2000人,累計捐資2100余萬元完善鄉村交通、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南方金屬吸納周邊勞動力6000餘人,年培訓超3000人次;力源公司累計提供就業崗位超2.3萬個,帶動3.8萬農戶年均增收2萬元以上。

  凝聚共識:思想引領奮進力量

  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離不開堅實的思想根基。

  目前,全區共建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3個、民營企業現代管理創新研學點18個、清廉民企建設教育基地37個,為企業家提供了學習交流、提升自我的平台。

  實施工商聯所屬商(協)會統戰工作聯絡員制度;創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開展“學思想、明方向、強信心、建新功”主題理想信念教育。2023年以來,累計舉辦民營經濟培訓班425期,培訓人員19000多人次。顯著提升了民營經濟人士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

  “今年,我們有兩名企業家榮獲‘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自治區黨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由中央統戰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的表彰決定,是對我國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優秀代表的肯定。

  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更新完善民營經濟代表人士數據庫,開展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綜合評價。2023年以來,推薦160多名代表人士加入廣西光彩事業促進會。3名優秀民營經濟代表人士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讓民企聲音更加響亮。

  典型是旗幟,榜樣是力量。廣西統戰系統自2018年以來,每年召開廣西民營企業100強發布會,為全區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樹立標杆,進一步引導、激勵、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以榜樣力量激發行業活力。

  民企興則經濟興,民企強則經濟強。展望征途,廣西民營經濟正以數智創新為騰飛之翼,以擔當實幹為發展之根,以更強勁的實力、更主動的作為,在八桂大地上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

  數讀廣西民企發展

  經營主體數量:截至2025年8月,廣西實有民營經營主體440.8萬戶,同比增長4.61%,佔實有經營主體(460.7萬戶)的95.7%。其中,民營企業113.9萬戶,同比增長4.78%。

  “56789”貢獻:民營經濟為全區作出47.8%的稅收、59%的地區生産總值、69%的進出口總額、80%以上的城鎮就業、95.62%的市場經營主體貢獻。

  稅收貢獻:1—8月,全區民營涉稅經營主體280.8萬戶,同比增長14.5%,佔涉稅經營主體的97.6%。民營經濟實現稅收收入824.5億元,同比增長9%。

  廣西百強民企:納稅總額快速增長,2024年達到259.73億元,同比增長27.19%。就業人數總體穩定,員工總數19.39萬人。近七成企業參與社會捐贈,捐贈總額為6.18億元。有63家企業已參與了鄉村振興,59家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 岑 琴)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