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水、品民俗、享熱情——陽朔文化活動“好戲連&”-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11/01 20:37:15
來源:陽朔縣委宣傳部

游山水、品民俗、享熱情——陽朔文化活動“好戲連&”

字體:

  提到陽朔,人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漓江的氤氳水墨、遇龍河的悠然竹筏。今日的陽朔,老建築裏藏着文化驚喜,節慶活動火熱“出圈”,非遺文化能體驗能“帶走”,連唱山歌也成了“必打卡項目”。2025年1-9月,陽朔縣接待游客1986.30萬人次,同比增長15.4%,旅游總消費285.69億元,同比增長15.3%,超70%游客因文化體驗多留1.5天。

  文化活動“破圈”:從“單點體驗”到“全域沉浸”

  陽朔的文化活動覆蓋全域、貫穿全年的“沉浸式體驗矩陣”,每個場景都能讓游客深度感受陽朔的文化與熱情。

  在遇龍河畔的格格樹飯店,游客清晨在薄霧中隨師傅練習太極,午後在活動室裏執筆描繪桂林山水於扇面,傍晚圍坐一堂,跟着飯店管家揉面、調餡,在歡聲笑語中包出地道的餃子。“來自愛爾蘭的本一家,臨行前贈予我一幅孩子手繪的畫像,記錄了在這裡參與的各項活動。”格格樹飯店負責人陳榮華説道。

  在福利鎮畫扇傳承人莫雲忠的工作坊,非遺技藝正轉化為可感知、可帶走的記憶。莫雲忠堅持在單層宣紙上創作,以保留國畫水墨交融的獨特韻味。“國際學校的師生和外國友人是這裡的常客,他們不僅來參與互動式體驗,更樂於將這份獨特的中國文化‘帶回家’,不少人還會在社交平台分享創作過程。”

  陽朔的山歌文化依循四時節氣流轉,在不同的季節綻放出獨特魅力。春江水暖的“三月三”,百人山歌在桂花湖畔悠然響起,傳統對唱與現代表演形式巧妙融合;盛夏六月,興坪漓江的碧波之上,遊船載歌行過二十元人民幣背景實景地,山水與歌聲相映成趣;七月稻浪初涌,葡萄鎮的田野間回蕩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山歌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秋冬時節,山歌又助陣“鐵人三項”等國際賽事,以激昂的歌聲為體育盛事注入在地文化的澎湃能量。

  山歌更走進福利鎮渡頭村、走進酒店民宿、走進外國留學生課堂,以歌傳情、以歌迎客,為游客打造場景化民俗體驗。

  空間載體“煥活”:從“單一景點”到“文化場景”

  陽朔將文化活動巧妙融入山水之間與歷史建築之中,讓游客每到一處,都能邂逅驚喜。

  徐悲鴻故居通過紅色文化實踐課與藝術展覽,打造沉浸式歷史體驗空間,實現了教育功能與文旅消費的良性互動。

  遇龍河畔,由老穀倉改造而成的“穀倉稻作書院”,已成為集閱讀、市集、民俗體驗於一體的複合空間。這類項目不僅有效盤活了鄉村閒置資産,更通過“書院+民宿”“書院+非遺體驗”等多元模式,有效延長了游客停留時間,提升了人均消費水平。

  陽朔千里思鄉村振興促進會榮譽會長歐文介紹:“我們的目標是建成上百個這樣的文化交匯點,讓外國游客不僅能住下來,還能親手體驗非遺,感受中外文化碰撞的樂趣。”

  此外,南非友人‘瘋子鷹’改造的古民居民宿,不僅保留了桂北傳統建築的飛檐、木窗等元素,還融入非洲木雕、部落織物等異域裝飾,形成‘中國山水+非洲文化’的獨特居住場景,不少游客因這份‘跨文化驚喜’延長了陽朔行程;法國、美國、英國等國家志願者參與服務的‘千里思書院’,則定期舉辦‘英語角’‘中法美食交流會’活動,今年以來累計開展跨文化活動32場,成為中外游客互動的‘橋梁空間’。

  節慶活動的空間布局獨具匠心。當地以“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為主線,將“崇軍月”“尊師月”“福利五月八”、戶外運動嘉年華等系列特色活動,有機植根於這片秀甲天下的山水之間。這些活動以“文化+節慶”的模式有效激發了消費潛力,形成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良性循環。

  數據顯示,“福利五月八”節慶期間,文創銷售額同比增長120%,30家商戶集體“爆單”;“崇軍月”帶動游客超400萬人次,部分商家營收增長10%。

  服務細節“暖心”:從“接待”到“主動共情”

  陽朔的熱情,藏在每一個服務細節裏,這些“不刻意的溫暖”,讓文化活動更有溫度。

  西街上的雙語警務亭,不僅是安全崗,更是“游客驛站”,提供諮詢、充電與應急藥品等服務。遇龍河萬景碼頭與如意峰景區設立的“健康陽朔”義診點,將專業醫療服務送至山水之間;每逢節假日,近兩百個黨員先鋒崗與志願服務點遍佈全域。

  尊師月裏,在陽朔世外桃源景區,身穿着壯族特色服飾的演員們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師敬獻繡球與彩帶。

  從一張手繪地圖、一次義診,陽朔用細節編織成一張以共情為紐帶的服務網絡,讓每一位遠道而來的游客,感受到的不只是風景,更有風景背後的人情溫度。

  桂林市政協副主席、陽朔縣委書記孫國梁介紹,陽朔立足得天獨厚的漓江、遇龍河等生態資源,正全力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先導區,以“匠心”深耕文化內涵,以“誠心”提升服務品質,推動“山水優勢”向“發展勝勢”轉化。

  未來,陽朔將持續深化文旅融合,以文化軟實力築牢旅游硬支撐,建設更具吸引力與影響力的國際旅游目的地,使之成為展現中國鄉村之美、文化之韻的亮麗窗口。(喬小娟 鐘玲麗)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