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三屆桂林・永福羅漢果産業發展大會在永福縣舉行。大會以“匯聚全球智慧 共創永福羅漢果産業千億未來”為主題,旨在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共謀産業高質量發展路徑。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相關企業負責人共同研討,為産業發展建言獻策。

與會嘉賓在桂林三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聽取企業負責人介紹情況。賈振華攝

永福縣委書記韋文周(左一)向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推薦羅漢果茶及其衍生産品。賈振華 攝
當天上午,與會嘉賓先後實地參觀了永福羅漢果文化展示中心、羅漢果科技示範園種植基地,考察羅漢果科研繁育情況,了解其起源、傳承與發展歷程;隨後赴工業園區走訪廣西永福福中福羅漢果有限公司、桂林三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直觀感受羅漢果從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全鏈條生産流程。
據介紹,永福縣建立兩大種源保護基地,收集野生種質1000余份,為良種選育奠定基石。同時,通過打造現代化種苗脫毒中心與繁育基地,可年産優質脫毒種苗3000余萬株。2025年永福縣羅漢果種植面積近15萬畝,産果超15億個,帶動産業人口4.5萬人。在主産區,羅漢果貢獻了農戶家庭總收入的6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果”。
會上,廣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姚春教授,廣西大學科研院副院長趙禎霞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張燕玲研究員,天津科技大學湯堯教授,廣西農業品牌促進會會長、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原一級巡視員郭緒全等專家學者,圍繞羅漢果藥食同源價值、AI技術賦能産業升級等主題作主旨演講。
作為羅漢果原産地,永福縣擁有近400年栽培歷史,輻射帶動周邊省市種植面積達50多萬畝,全世界70%的羅漢果通過永福加工銷售,年加工能力突破50億枚,相繼開發出羅漢果甜苷、復配茶、飲料、中成藥、健康食品等120多個産品,暢銷國內外,深受人們歡迎,真正讓這枚“東方神果”香飄全球。
如今,永福羅漢果産業已實現蓬勃發展,建成標準化科技示範園,打造國家AAA級景區蘇橋羅漢果小鎮,構建起一二三産業互補互促、深度融合的發展新格局。(唐影宸 劉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