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0月31日電(記者王楚然)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久久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獲悉,“十四五”期間,廣西大力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等工作,努力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
在改善民生福祉方面,“十四五”以來,廣西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舊房改造等安置住房約36.81萬套、惠及83.58萬群眾,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19個,城市危舊房改造2.58萬套;改造城鎮老舊小區7189個,推動73.58萬戶居民“舊居煥新”,新增停車位4.45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3461個、非機動車充電樁1.65萬個,小區居住環境不斷提升;改造後新增有物業管理的小區118個,更新和加裝住宅老舊電梯3786部,推進34個自治區級完整社區試點建設,新增社區服務設施408個;通過盤活城市閒置、廢棄用地建設“口袋公園”859個、城市綠道1878.21公里、兒童友好場所111片,開放城市公園綠地432塊,在公園內增加乒乓球&、足球場地、健身設施共4000余處。
在築牢城市安全防線方面,“十四五”以來,廣西累計完成建設改造燃氣等地下管網13408公里;累計完成167座供水廠隱患排查整治,基本消除111段城市黑臭水體,全區城市(縣城)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達699.2萬噸/日,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全區公示易澇點整治率達97.5%。2025年專項整治整改燃氣安全隱患1.34萬項,打擊非法經營“黑氣”行政案件118起、刑事案件17起,有效保障城市燃氣安全。
在傳承歷史文脈方面,廣西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融入城鄉建設,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36片歷史文化街區已實現保護規劃全覆蓋。目前全區新公布歷史建築962處、新增掛牌1134處、完成測繪建檔1014處,2個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入選國家文化傳承發展“專精特新”工程項目庫;完成歷史文化名城及12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專項評估。
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劉哲&&,下一步將加快推動&&廣西持續推進城市更新五年行動方案,始終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出發點,在民生改善、安全保障、文化傳承、協同共建上持續發力,讓宜居、安全、有溫度的生活在“家門口”升級,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