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群山環抱的來賓市武宣縣桐嶺鎮四安村下安移民屯依舊綠意盎然。村裏一棟棟小樓整齊排列,寬闊的水泥路直通家門。
這裡曾因地勢低窪被稱為“水溝村”,借助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契機,該村通過原址抬填重建成為移民新村,環境得到整體提升,已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示範點。
“以前住泥房、走泥路,現在家家住樓房,道路又寬又乾淨,變化非常大。”四安村下安屯村民廖潤良説。
四安村的變遷,是來賓市推動水庫移民實現“安居”與“樂業”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市通過政府主導、因地制宜、産業帶動,讓移民群眾實現了從“移居”到“安居”,再從“安居”到“樂業”,生活水平穩步提升。

航拍四安村下安屯。受訪者供圖
基礎先行 築牢移民安居根基
在來賓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青山村膠廠屯,一條新修的産業路蜿蜒而上,將山腳的村屯與山頂的油茶基地緊密相連。
“以前全靠步行上山,肩挑背扛,路遠難行。現在車子能直接開到油茶基地,方便多了。”膠廠屯黨支部書記黎祖明説。這條由縣水庫和易地扶貧安置中心投資修建的産業路,改變了村民“肩挑背扛”的歷史。
膠廠屯是下六甲水電站庫區移民屯。自2012年起,該屯陸續實施油茶種植、生産道路、人畜飲水、整村提升等項目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金秀結合“&&瑤寨風情畫廊”旅游規劃,先後投入458萬元實施水庫移民整村提升工程,建設民宿、風雨橋、休閒長廊等設施,讓小山村煥發新光彩。
在武宣縣四安村,政府整合資金819萬元實施整村提升工程,鋪設瀝青路面、修建活動場所、鋪設污水管道,統一規劃建設安置房66戶。
“改造後住新房、種大棚,環境變好了,收入也大大提升了。”四安村黨總支部書記廖壽榮介紹,該村通過整合資金建設黨群服務中心,配套完善各類功能區,構建起基層治理新格局。
自開展水庫移民後扶工作以來,來賓市累計投入11.9億元實施1270個基建項目,硬化村屯道路770多公里,實現移民村硬化路、安全飲水、電網、互聯網全覆蓋,改造移民舊房1600余套,建成179個“美麗移民村”,顯著改善了移民居住環境和生産條件,為移民安居樂業和産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産業帶動 拓寬移民致富路徑
産業是移民“穩得住、能致富”的關鍵。來賓市堅持“一村一策”,培育各具特色的移民産業,走出多元化發展之路。
在金秀膠廠屯,高山油茶是主導産業。全屯油茶種植面積約2200畝,家家戶戶參與其中。

村民採摘油茶果。盤俊鋮攝

油茶果。盤俊鋮攝
“茶苗是政府免費提供,還請了挖機幫我們平整土地,為我們提供技術指導。”膠廠屯村民覃異軍説,他從2011年開始種植油茶,如今已發展到60畝,年收入達到6萬元。
除了提供種苗與技術培訓外,金秀還幫助膠廠屯建設榨油坊、購置設備,推動産業標準化與品牌化發展。
金秀瑤族自治縣水庫和扶貧易地安置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油茶基地計劃新增種植面積1300畝,不斷延伸産業鏈條。新建的榨油坊不僅設有現代工藝區,方便村民進行油茶加工,還通過合作社實行統一品牌銷售。此外,榨油坊還專門設置了傳統工藝體驗區,吸引游客體驗榨油過程並購買産品。
武宣四安村則走出一條“土地流轉+就近就業”的産業發展新路。由四安村黨總支部牽頭成立“富玉四安”哈密瓜專業種植合作社,採取“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發展模式,打造集生産、加工、銷售於一體的自治區級現代農業産業園。
“平時園區有100多名工人,高峰期超過200人,基本都是附近的村民。”廖壽榮介紹,産業園區2024年營收超60萬元,村民通過務工、流轉土地、入股分紅等形式,年人均純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近年來,來賓市積極引導各移民村打造多元産業格局,象州思高村發展古琶茶産業實現年銷售2000余萬元;忻城六納村建成桑蠶基地為村集體年創收18.3萬元;合山河裏鎮通過聯營模式建設水稻産業中心,帶動村集體年增收80萬元。通過“特色産業+利益聯結”模式,形成了茶旅融合、農旅結合、聯營共建等多元發展路徑,有效拓寬移民增收渠道。
融合發展 繪就移民幸福畫卷
産業發展與社區治理的相互促進,讓移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除了産業發展的紅利,四安村社區服務的提質升級也為移民生活增添了更多溫暖。安置區內配套建設了綜合文化樓、文體廣場、籃球場等設施,極大豐富了移民的業餘生活。同時,社區創新推行“黨建+網格+治理”模式,鼓勵移民參與社區管理,真正實現了從“住得進”到“服務優”的轉變。
“我們村現在活動豐富多彩,三月三、重陽節、農民文化藝術節,還有全國性的‘夏季春晚’都曾在這裡舉辦。”村民廖潤良説,社區還設立了就業社保服務中心、老年服務中心、兒童之家等便民服務中心,讓他們在這裡生活既舒心又安心。
這種融合發展模式在來賓市各移民村得到廣泛推廣。通過強化技能培訓、完善社區服務、豐富文化生活,移民群眾不僅實現了收入的穩步增長,更在精神層面獲得了充實與滿足。
在來賓市興賓區,五山鎮古村移民通過發展葡萄種植實現戶均年增收2萬餘元;象州縣妙皇鄉思高村移民則通過古琶茶産業帶動旅游消費400多萬元。據統計,2024年全市水庫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840元,超過當地農村居民平均水平,實現了從“溫飽安居”到“幸福樂業”的跨越。
從泥房到樓房,從傳統農耕到多元産業,來賓市水庫移民的新生活,正綻放出越來越絢麗的色彩。未來,來賓市將繼續以産業升級和“産業+旅游”融合為發力點,推動移民村可持續發展,讓水庫移民“安居樂業”的日子越過越甜美。(甘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