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29日電(記者黃凱瑩、俠克)2025年10月29日是第20個世界卒中日。卒中,俗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和高復發率等特點。專家提醒,卒中並非“老年人專屬”,這一疾病的預防應覆蓋全年齡段。
“在很多人看來腦卒中是老年病,但是近兩年我們常常看到年輕人發病的案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病學中心主任醫師繆中榮説,年輕人發生卒中的影響因素有多方面,如因忽視定期體檢致未能及時發現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或發現後不控制,進而導致血管硬化。此外,熬夜、少動、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引發動脈粥樣硬化,自身免疫病、血液疾病、房顫等心臟問題也可能導致年輕人卒中發病。

教師指導學生慢跑。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專家提醒,預防卒中需要從兒童青少年時期開始。“研究表明,兒童期肥胖者成年後患高血壓的風險明顯高於普通人群。”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濱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黃萬眾説,家長應重視孩子體重問題對健康的長期影響,通過飲食、運動調整控制,避免兒童期肥胖,打好血管健康的基礎。
中老年人群是預防卒中的重點人群。黃萬眾説,中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基礎疾病開始顯現,預防重點要轉向 “精細管理”和“防意外”。體檢除常規項目外,還應增加頸動脈超聲等專項檢查,及時排查血管狹窄、斑塊等問題。對於已確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群,須遵醫囑長期規範服藥,切忌自行停藥或減藥。
“大部分的卒中是可防可治的,儘早發現卒中的危險因素,早期做到控制,就有可能預防卒中的發生。”繆中榮介紹,早期識別卒中可應用“120口訣”——“1”即看面部是否對稱、有無口眼歪斜,“2”指的是查一側肢體看是否無力麻木,“0”意為是否存在語言表達困難或聽不懂他人説話。若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撥打120送醫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