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0月29日電(記者張楓)記者從自治區水利廳獲悉,近年來,廣西以三級水網規劃為引領、骨幹工程建設為抓手,持續推動自治區、市、縣三級水網聯動發展——廣西成功獲評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玉林市、陽朔縣分別入選國家市級、縣級水網先導區,廣西已成為全國5個同時擁有省、市、縣三級水網先導區的省區之一。
當前,廣西平陸運河、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長塘水庫等骨幹工程加速推進,黑水河灌區、邕北灌區等國家“兩重”項目順利開工,“兩橫八縱、六河連通”水網主骨架加快構建,廣西水網“綱、目、結”持續打牢,水網建設已從規劃開局邁向加力蓄勢、縱深推進的新階段。
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甘幸介紹,“十四五”期間,全區重點推進三大體系建設: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提前建成大藤峽水利樞紐併發揮效益,實施西江幹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建設,全區1—5級江河堤防達標率提升至74.9%;二是強化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提升災害預警精準度;三是優化水旱災害防禦工作體系,健全應急響應機制。
據介紹,在供水安全方面,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長塘水庫全線建設,古償河、所略、高達等一批中型水庫建成並投入供水,全區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9.5億立方米,城鄉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加快推進農村供水“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升至91.4%,規模化供水工程服務農村人口比例提升至41.3%,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水利動能。
甘幸&&,自治區水利部門充分發揮政府與市場“兩手發力”作用,以重大水利項目為牽引,推動水利投資規模和結構雙提升。從規模上看,“十四五”以來,全區水利建設投資逐年持續增長,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完成投資122億元、266億元、306億元、406億元,水利建設投資一年邁上一個新&階。今年1—9月完成投資397.9億元,2025年完成投資有望超過500億元。
近年來,廣西全力推進水旱災害防禦工程體系建設。不斷加快防洪控制性樞紐工程建設,推動龍灘水庫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洋溪水利樞紐等工程開工,同步推進桂林上游清水江、淦江等中型防洪水庫建設,預計到2030年可新增防洪庫容9億立方米以上,進一步完善西江、柳江、桂江等河流“堤庫結合”的防洪格局。
甘幸説,“十五五”期間自治區將重點從三方面提升水網綜合效益:一是加快龍灘水庫防洪能力提升,以及洋溪水利樞紐等工程建設。二是建成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長塘水庫及大藤峽等灌區;加快龍江河谷灌區等灌區建設進度,開工建設潯南、平陸灌區等。三是保障重點河流生態流量,建設鬱江等重要河流生態廊道,持續打造幸福河湖,讓廣西水網既“安全可靠”又“生態優美”。(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