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百花山風電場:風電集群強電網 綠色效能促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0/29 09:09:57
來源:新華網

貴港百花山風電場:風電集群強電網 綠色效能促發展

字體:

  在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慶豐鎮、大圩鎮、奇石鄉一帶的山脊上,一座座百米高的白色風機擎天而立,巨大的葉片在雲霧間悠然轉動,將縷縷清風轉化成源源不斷的綠色電流,點亮萬家燈火。

無人機拍攝的貴港百花山風電場風機群

  眼前這幅風力發電的圖景,來自廣西國能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建設的貴港百花山風電場(以下簡稱“百花山風電場”)的項目現場。該風電場總裝機容量150兆瓦,單機容量達到廣西陸上風電項目領先水平,是廣西能源結構綠色轉型、經濟與生態協同發展的真實寫照。

  攻堅克難 鑄就廣西陸上風電新標杆

  在廣西貴港市的蓮花山間,山巒疊翠,百花山風電場的43&巨型風力發電機正在平穩運行,形成一道兼具功能性與觀賞性的風景線。

  目前,百花山風電場已有兩期項目實現全容量並網。一期項目“白花山風電場項目”由廣西國能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貴港分公司承建,共有32&單機容量為2.5兆瓦的風電機組高效運行,裝機容量為80兆瓦;二期項目“白花山風電場一期項目”由貴港國能能源有限公司承建,採用大容量機型,11颱風機裝機容量已達到70兆瓦。

無人機拍攝的貴港百花山風電場

  “二期項目並非一帆風順,面臨着吊裝工期緊、機位分佈分散、雨水頻繁、道路泥濘等諸多挑戰。”貴港百花山風電場安全技術專項負責人鐘博深説。面對困難,項目建設團隊毫不退縮,提前制定多套施工預案,合理調配吊裝設備與施工班組,優化設備運輸路線減少往返耗時。同時,搭建防雨設施,修整臨時施工道路,保障運輸車輛順利通行。

  二期項目於2023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僅用時7個月,於2024年8月1日實現全容量並網發電,年平均上網電量達1.47億千瓦時,每年能夠節約標煤4.4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94萬噸。

  二期項目投運的7.15兆瓦陸上風電機組,是當前廣西單機容量最大的陸上風電機組。通過有限的山脊土地上搭載大容量機組,二期項目以更少的機位實現了更高的發電效能,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與風能捕獲效率。

  2025年上半年,百花山風電場發電量達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22萬千瓦時,增幅顯著。截至2025年9月1日,百花山風電場已安全運行1798天,持續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穩定、清潔的能源。2022年,百花山風電場榮獲中電聯4A級風電場稱號,並且連續三年斬獲中電聯3A級風電場榮譽稱號。

  節能減排 集約模式放大綠色效益

  “一場兩期、共用站線”的集約化開發模式,是百花山風電場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在降低投資成本,節約土地佔用的同時,進一步減少了對山體植被的二次開挖與破壞,體現了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的生態理念。

貴港百花山風電場#1主變壓器

  據了解,百花山風電場現已建成的兩個項目共用110千伏升壓站和“啟百線”輸送線路。在運行協調上,一期項目的4條集電線路接入1號母線,二期項目的3條集電線路接入2號母線,兩期電力最終匯集至升壓站內的兩台主變壓器,統一升壓至110千伏後,通過“啟百線”線路輸送至南方電網的“啟航”變電站。線路全長十余公里,年輸送電量可達3億千瓦時。

  同時,百花山風電場統一的調度管理也提高了運行效率和可靠性,推動風電項目集約化、精細化開發。2025年上半年,該風電場完成風機計劃性檢修260&次,較去年同期減少30&次,使得計劃性檢修造成的電量損失大幅降低,有效提升了整體發電量。

貴港百花山風電場的繼電保護室

  在運營層面,百花山風電場配備的風功率預測系統可發揮超短期、短期、中期三個維度的預測功能,分別對應提前15分鐘、提前4小時、提前10天的風速與功率預測,並將數據實時上傳至電網調度中心,讓不穩定的風電變得“可知、可控、可用”,進而提升電網對綠色電力的消納能力,從系統層面減少能源浪費。

  2024年,百花山風電場年均利用小時數超2100小時,發電量為2.72億千瓦時,節約標煤約10.7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7.97萬噸。

  精益管理 構建安全生産新防線

  在安全生産方面,百花山風電場通過嚴格的安全管理體系與智能化巡檢,將安全生産理念貫穿於制度建設、技術應用、日常操作等多個環節中,築牢風電場高效穩定運行的堅實防線。

  百花山風電場位於貴港市蓮花山南部的山脊地帶,海拔落差達200至650米。由於風電場內風電機組分散分佈,檢修人員需在各機組間來回奔波,完成每月1次的風電機組巡檢任務,保障設備正常運行。

無人機拍攝的貴港百花山風電場日落風景

  進入高溫酷暑季,風機塔筒內部溫度可達40攝氏度以上,如同“蒸籠”。除了攜帶防暑藥品,檢修人員每半個小時需要進行一次氧氣含量的檢測,在密閉的空間裏確保安全作業。“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休息時哪怕遇到故障,我們也必須‘有召必回’,24小時待命早已是常態。”貴港百花山風電場相關負責人王嵩寶説。

  場站嚴格執行電力安全生産規程。任何操作都必須在開具工作票或操作票並按管理程序批准後才能進行,執行操作時必須兩人同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並遵循電氣“五防”系統減少誤操作的可能。同時,百花山風電場通過定期開展安全培訓、事故案例學習、應急演練等方式,持續提升全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

貴港百花山風電場開展無人巡邏車例行巡檢

  在智能化運維方面,場站通過應用智能化巡檢設備,構建了一套智能化、標準化的安全管理體系。無人巡邏車可按照預設路線,自動對升壓站內的設備進行測溫、檢查開關狀態和油位,單次巡檢耗時約半小時,高效而精準。“無人巡邏車及其攜帶的紅外熱像儀,既能提升日常工作效率,也能降低人身安全風險。”王嵩寶説。

  未來,百花山風電場將朝着“無人值守”的智慧電廠方向邁進。通過數據遠程傳輸和智能診斷技術,運維人員可在山下的維保中心實現對整個場站的遠程監控與故障處理,進一步提升運維工作效率。這座屹立於桂東南山脊的綠色能源基地將持續發力,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促進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林錦泉)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