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廣西容縣容州鎮平坡村,機械轟鳴,人影穿梭,種植戶們搶抓時節,旋耕、開溝、起壟、播種、施肥、覆膜……廣西容縣啟動2萬畝馬鈴薯播種工作,一幅生動的“耕種圖”正徐徐鋪展。
“前年試種了30多畝馬鈴薯,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畝産突破5000多斤。今年我們信心十足,計劃擴種到500畝。”廣西永丞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伍德金説。他口中的高産“法寶”,正是當地重點推廣的優良品種“甘引九號”。
近年來,容縣積極推廣“稻+馬鈴薯”“稻+蔬菜”“稻+油菜花”等輪作模式,實現“一田多收”。農業機械化的大力普及提升了生産效率與標準化水平,為規模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據統計,該模式平均帶動農戶畝産增收超1200元。“我們通過整合土地資源、推廣優質脫毒種薯、加強病害防控等措施,有效提升了馬鈴薯的産量和品質。同時,重點建設高産示範片,大力推廣機械化開溝起壟等關鍵技術,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科學種植,推動馬鈴薯産業高質量發展,真正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容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股負責人林尚秋介紹。
馬鈴薯産業以其生長期短、産量高、效益好的特點,成為容縣激活冬季農業的特色優勢産業。通過強化大戶帶動、深化農技服務、落實農機補貼等“組合拳”,容縣持續擴大馬鈴薯種植規模,提升産業效益,實現“土地不留閒、農民無冬閒”。(張輝 馮鏡運)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