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藝術大講堂”講述戲劇背後的故事
10月26日,桂林藝術節第三場“藝術大講堂”在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龍隱岩內舉行,主講人徐紀周以“舞&是課堂 人生是片場:從中戲出發的創作旅程”為主題精彩開講。至此,本屆藝術節三場“藝術大講堂”活動圓滿結束。
“藝術大講堂”是桂林藝術節戲劇板塊的重要內容,每年都會邀請國內戲劇領域多門類、有影響力的專家舉辦講座。本屆活動特邀劉敏濤、松岩、松天碩、徐紀周四位戲劇行業重磅人物帶領觀眾探尋戲劇“背後的故事”。
10月25日上午,近年來參演《偽裝者》《瑯琊榜》等熱門影視作品的劉敏濤率先開講,她用“冰塊和清水”來比喻角色和表演的關係:不同的角色就像形態各異的冰塊,角色與表演的交織則如同冰和水相融,演員對待表演的態度就像溫度,好的態度可以加速升溫冰塊,讓冰與水更快相融。而演員的初心就像過濾器,可以過濾掉慾望和雜念。“我們要保護、堅守自己的初心,專注角色,專注當下,這樣才會有幸福感,才會永遠年輕、永遠熱愛、永遠熱淚盈眶。”
來自風雷京劇團的松岩、松天碩父子,在桂林為觀眾獻上精彩開幕大劇《戲悟》的同時,以“京話劇十年:分享京話劇創作故事”為主題舉辦了第二場“藝術大講堂”,為觀眾解析“京話劇”的概念。這種將京劇程式化表演與話劇寫實風格相融合的創新戲劇,將京劇藝術蘊含的美學精神、歷史底蘊與人文價值,以更貼近當代觀眾認知習慣的方式傳遞出來。
曾執導電視劇《狂飆》的導演徐紀周在講座上分享了自己的求學道路。“1997年我考上中戲,在圖書館裏讀到了黑澤明的自傳《蛤蟆的油》,書上説,很多人想當導演沒有條件,但你至少可以拿一支筆、一摞稿紙,把你的想法全寫下來。我看完那個就覺得應該自己寫劇本。”那之後,徐紀周帶着自己寫的劇本四處去投,直到遇到了高群書導演,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行業之路。(廣西雲-廣西日報記者劉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