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在憑祥市智控雲中心,系統研發工程師沈庭輝正通過無人集卡調度系統對浦寨-新清通道智慧口岸無人車測試車輛進行遠程發送指令。一輛無人駕駛集卡隨即啟動,自動規劃最優路線,駛入監管卡口,智能卡口設備完成車輛信息採集,會自動向海關驗放系統發起驗放請求,驗放通過後,道閘自動抬杆放行,車輛調度平台自動通知無人集卡海關驗放指令,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全程無需人工干預。
作為中越邊境最大、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之一,憑祥市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投資約7.6億元打造浦寨-新清通道智慧口岸項目。該項目位於浦寨貨物監管中心西北面,總佔地面積約176.48畝,建設內容包括無人駕駛專用通道建設、智慧口岸指揮調度系統研發、無人駕駛車輛採購及園區配套升級改造工程組成。其中,中方段專用通道建設道路長約2395米,由道路、橋梁、隧道組成,建設有智慧查驗平台、充電維護場等園區配套工程、無人駕駛智能化系統、信息化系統等配套信息化平台。
“在車端搭載了3個激光雷達,7個感知攝像頭,還有一個超聲波雷達。它能夠360°環繞去感知周邊的靜態跟動態的障礙物,有效保障車輛行駛的安全性。”浦寨-新清通道智慧口岸無人駕駛系統及配套項目車路雲一體化項目經理陳國亮説,該項目採用基於5G通信、北斗導航、車路雲一體化等技術應用,通過無人集卡自動駕駛、車路雲一體化雲控平台、智能查驗平台、智能調度平台等系統,實現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自動化通關,通關能力和通關效率大幅提升,顯著降低口岸運輸成本。
通過以無人集卡可以正常通關為目標,完成相關軟硬體系統的聯調聯試,驗證無人集卡在跨境口岸場景下的全流程全天候自主通關能力。

無人集卡測試中
在智慧口岸現場,無人集卡按照預定路線精準運行,無人集卡車頭接入15米長的集裝箱貨櫃,行駛通過海關及邊檢&&境關卡,穿越600多米長隧道、完成倒車停靠等,所有操作流程精準無誤。在浦寨-新清通道智慧口岸項目試運行階段,貨運代理企業告別傳統線下辦理業務的繁瑣手續,所有操作流程都在線上進行,不僅簡化了企業辦理業務流程,節省人力物力成本,還大幅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在業務預約環節,貨運代理企業只需在智慧園區用戶中心提交無人集卡運輸業務預約訂單,填報通關時間、通關類型等數據信息,待場站運營人員在無人集卡調度系統上受理訂單後,企業需根據場站分配的無人集卡車頭、挂車等備案信息,結合貨物磅單信息在智慧園區用戶中心進行艙單申報、貨物申報、邊檢申報,並上傳艙單和報關單到系統,完成訂單報關手續,便可等待貨物運輸完成。企業可在智慧園區用戶中心全程查看運輸任務信息和當前狀態。
“正式運行後,浦寨-新清貨運專用通道每日通關能力將提升至2000輛次,查驗效能將提升100%,提升中越雙方邊境口岸智慧化便利化水平,促進口岸貿易暢通。”憑祥市國貿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副經理萬權寶説。
當前,浦寨-新清通道智慧口岸項目緊緊圍繞憑祥口岸現代化發展目標,進一步鞏固憑祥作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陣地。萬權寶&&,項目建成後將依託先進的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創新優化監管模式,提升查驗效率和通關能力。推動實現“兩個24小時”目標,即中越邊境口岸無人化智能化24小時通關,廣西與越南河內周邊産業園區進出口貨物24小時運抵,構建高效便捷的跨境口岸物流體系,打造智慧化智能化邊境口岸通關示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