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銀發族奔向“詩和遠方”-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0/27 15:03:15
來源:《瞭望》

瞭望丨銀發族奔向“詩和遠方”

字體:

  ◇除了旅游方式適老,硬體設施適老、優質服務適老,也體現着銀發旅游列車的全面適老特色

  ◇車廂兩端廁所設有坐便器,並加裝L型扶手、緊急呼叫按鈕及聲光報警器,對臥鋪的上鋪護欄和爬梯進行加長、加寬、加高處理,降低意外風險

  ◇一些主要面向老年人開行的旅游列車將分散的旅游資源整合為黃金線路,帶動沿線經濟、文化等複合業態,釋放出更大經濟價值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林凡詩

旅客與工作人員在廣西普惠適老化旅游專列車廂裏合照(2025 年 10 月 11 日攝) 國鐵南寧局供圖

  來自廣西欽州的黃澤秋老人今年70歲,作為資深旅行愛好者,退休後他的足跡遍佈祖國大江南北。今年初,老人在旅途中意外手腕骨折,不得不按下旅行暫停鍵。身體逐漸康復後,黃澤秋着手計劃新旅程。這一次,他格外慎重:既要避開登山涉水的高強度活動,也得考慮出現突發情況時需有人照應。

  “旅行社推薦了專門面向老年人的旅游列車,可以慢節奏游覽多個景點,我決定試一試。”黃澤秋還有一些基礎病,旅途中最關心健康問題,專列上配備醫護人員也攜帶應急藥品,讓他感覺很安心。

  當下,我國中老年群體逐漸成為錯峰、淡季出游主力軍。搶抓機遇,多地鐵路部門持續開行銀發旅游列車,線路和服務供給更加豐富。一趟趟銀發專列載着老人們奔向“詩和遠方”。

  開啟貼心“慢”游

  同樣來自廣西玉林的朱鳳清和老伴,今年6月乘坐銀發旅游列車體驗了北國風光探秘之旅。16天旅程中,他們游覽了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遼寧、河北、河南六省區的十余處知名景點。

  老夫妻乘坐的“夕陽和諧號”旅游專列專為老年群體打造,突出慢節奏、優服務。“選擇火車出游主要因為節奏慢,長途旅行大件行李可以放在車上,不需要來回搬運。”朱鳳清説。

  列車長張勵介紹,銀發旅游列車採用晝游夜行模式。白天列車停靠各站時,旅客可從容深入領略當地風光,無需匆忙趕路;夜幕降臨後返回列車休憩,在舒適環境中前往下一目的地。部分站點提供充足停留時間,游客可選擇入住當地酒店休整,次日再繼續旅程。“這樣的旅行能慢慢品味每個景點,還能在車上養足精神,非常適合老年人。”朱鳳清説。

  廣西和諧夕陽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領隊王維介紹,每到一處景點,旅行社會提前與當地車站、景區管理部門協調,為老年旅客開闢綠色通道,無需排隊等待。

  除旅游方式外,硬體設施、優質服務,也體現銀發旅游列車的全面適老特色。

  各地銀發旅游列車紛紛進行硬體設施適老化改造。比如,從河北省撫寧站始發的“美麗中國鄉村游”康養主題旅游專列對鋪位進行加寬設計;從廣州始發的“南方列車·瀟湘號”旅游專列將四人間改成雙人標間帶獨立衛浴,並安裝防滑地板、扶手、淋浴凳、緊急呼叫按鈕等;四川的“熊貓專列”通過鐵路+郵輪等形式,讓老年游客輕鬆實現跨國之旅……

  近日,廣西首趟普惠適老化旅游專列在悠長汽笛聲中緩緩駛出玉林站,搭載600余名銀發旅客開啟為期10天的“暢游大西北”之旅。

  車廂內部,適老化改造細節滿滿。國鐵南寧局柳州機輛公司技術中心設計開發室工程師粟乃傑介紹,專列每個鋪位都配備閱讀燈和充電插座。其中,每節硬臥車的插座數量從原來的3個增至80個,每節軟臥車從11個增至47個。

  為保障安全,車廂兩端廁所設有坐便器,並加裝L型扶手、緊急呼叫按鈕及聲光報警器,對臥鋪的上鋪護欄和爬梯進行加長、加寬、加高處理。車廂內,“小心絆倒”等警示標識改用醒目的黃色涂刷,席位號碼牌放大並置於顯眼位置,方便老年旅客快速識別。

  改造後,列車在2個硬臥車廂增設醫療器械存放櫃和42L醫用冷藏箱,可提供冷藏藥品、日常保健和應急醫療物品存放服務。

  記者在“夕陽和諧號”旅游專列上看到,餐車提供的菜品葷素搭配合理,以蒸、燉、小炒為主,還提供各類雜糧主食。老人們可提前通過旅行團隊統一預訂餐食,也能隨時前往餐車現場點餐。

  “菜譜兼具南北方特色,以清淡為主,工作人員嚴格把控食品安全與營養搭配,沿途採購新鮮食材,由專業廚師團隊烹制。”餐車長李智穎介紹。

  不少銀發旅游列車準備了文藝表演、互動游戲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

  “列車上的活動精彩紛呈,增加了旅客之間的交流互動,讓我們在車上的慢時光非常充實。”朱鳳清説。

  國鐵南寧局與各地旅行社聯合協作,不斷開闢並優化旅游專列新線路、新服務。線路由最初的廣西桂林、廣東湛江等桂粵短途游,到如今已推出黑龍江漠河、新疆喀什等深度游線路,受到中老年旅客歡迎。據了解,截至10月11日,國鐵南寧局共開行20趟銀發旅游列車,發送旅客1.4萬餘人。

  激發沿線複合業態活力

  多地開行的銀發旅游列車日益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助力。這些列車以線串點的消費鏈創新,既延長了旅游産業鏈條,也為鄉村旅游、民宿經濟等業態注入可持續增長動能。

  一些主要面向老年人開行的旅游列車將分散的旅游資源整合為黃金線路,帶動沿線經濟、文化等複合業態,釋放出更大經濟價值。

  今年4月起,多趟從香港、深圳開行的旅游專列抵達廣西桂林,來自大灣區的中老年游客們通過游覽遇龍河、陽朔西街、象山景區、靖江王府等領略桂林山水、品嘗當地美食。桂林廣青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吳慶説,旅游專列的開行為大灣區游客提供了更便捷的一站式旅游體驗,也將桂林山水旅游名片‌推向更廣闊的客源市場,“通過鐵路將粵港澳都市圈與喀斯特山水畫卷串聯起來,實現文旅深度融合,進一步促進區域文旅經濟協同發展。”

  一些銀發旅游列車將分散的地方農副産品、非遺手工藝品等資源串聯起來,形成移動展銷平台,讓鄉土文化在旅途中煥發新生。

  廣西鐵路文旅集團公司旅游事業部副經理陳俏萍介紹,廣西鐵路部門在部分銀發旅游列車上為老年旅客提供瑤族油茶、五色糯米飯等地方特色美食以及廣西瑤藥足浴服務,給老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鐵路部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鐵路累計開行旅游列車972列,同比增長23.2%,其中多條線路聚焦生態康養、紅色旅游等老年群體偏好場景,有效助力銀發經濟發展。

  中國旅行社協會鐵道旅游分會秘書長曾輝等業內人士認為,下一步,銀發旅游列車應向更智能、更健康等方向發力,努力從“有”向“優”。比如,根據不同游客需求對車廂進行“模塊化、定制化”的深度改造,更注重老年旅客的私密性和舒適度,為多代同游或結伴而行的老人提供如家般的私密空間。此外,還可與目的地的高品質康養社區、溫泉療養基地合作,打造“旅居式”專列産品,讓老年旅客體驗“一趟列車、兩種生活”。

  廣西鐵路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旅游事業部經理韋翊説,國鐵南寧局正持續擴大銀發旅游列車供給,吸引多元資本投入列車改造,打造多樣化的旅游列車産品,滿足老年旅客的差異化需求。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