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粵桂東西部協作機制的有力推動下,隆林各族自治縣積極與東部先進地區開展教育技術合作,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走進山區課堂,助力教育現代化發展。
今年初,隆林各族自治縣組織專項調研組赴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開展深度調研,學習全國人工智能技術前沿發展經驗,並達成合作意向。依託粵桂協作機制,隆林民族高級中學整合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的先進技術與優質資源,建成廣西首個縣域人工智能實訓教室,率先在高中階段開展人工智能教育試點工作。

通過科學規劃與設計,項目投入粵桂協作資金83萬元,為實訓教室配備智能機器人、編程套件、AI交互平台等先進教學設備,構建了完善的人工智能教學環境。良逐科技派駐專業工程師團隊駐校開展培訓,以“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學生從基礎編程到項目開發,系統掌握人工智能核心技術。
隆林民族高級中學組建了一支由多名各學科骨幹教師構成的學習先鋒團隊。在近期舉辦的“AI啟蒙工作坊”培訓中,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副會長企業——良逐科技的工程師運用“DeepSeek+即夢”等多模態工具,將抽象算法知識轉化為可視化動畫場景,顯著提升了培訓效果。參訓教師普遍反映,通過系統培訓,自身的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得到明顯增強。

該校電教處張呂主任説:“人工智能工具的應用使備課效率顯著提升。以往需手工繪製流程圖講解算法原理,如今借助智能工具生成動態演示,教學更加直觀高效。”
信息技術教師朱函在實驗教學中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後談到:“通過傳感器實時採集數據,並利用人工智能分析運動軌跡,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實驗興趣,教學成效顯著提升。”
目前,隆林民族高級中學已開設人工智能選修課程,覆蓋高一、高二年級500余名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完成了“智能苗語翻譯器”“AI課堂教案”等創新作品,並在2025年廣西百色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該校何洲校長説:“人工智能教育不僅是技術幫扶,更是思維方式的啟蒙。我們期待通過系統化的人工智能教育,培養出更多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
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會長郎立平説:“我們將持續輸出先進技術、課程體系與師資培訓資源,助力隆林構建‘教學—實踐—競賽’一體化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態系統。”
下一步,粵桂兩地將進一步深化協作內涵,推動産業幫扶向智力賦能轉型升級,共同打造具有示範意義的智慧教育“隆林模式”。(莫雅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