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
許多市民的注意力都被一隻猴子所吸引
10月15日
一隻猴子闖入南寧某小區
它在高樓層的窗&和外墻上飛檐走壁
場面看上去十分危險
小區物管方立即向相關部門求助
希望盡快營救這只頑皮的“齊天大聖”



截至10月18日18時,猴子依舊還在小區高樓間攀爬。記者 黃維業 攝
這只猴子着實是“火”了一把
但它沒有引發市民的驚慌和反感
反而成了朋友圈裏的“明星”
網友也紛紛送上關心
南寧市民對“猴哥”大多是
持着好奇、寬容甚至喜愛的心態
這一幕暖心的意外之景
恰是南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注腳


其實
在南寧
人們保護猴子早已不是新鮮事
作為廣西獼猴重要棲息地之一
位於南寧市隆安縣的龍虎山自然保護區
常年生活着3000多只獼猴
它們在林間嬉戲、與游客互動
景區工作人員會定期投放食物、監測健康
既保障獼猴生存
也讓游客沉浸式感受
“人在畫中游,猴在身邊走”的野趣

圖源:“廣西龍虎山風景區”微信公眾號

圖源:“廣西龍虎山風景區”微信公眾號
在南寧
人與動植物和睦共處的故事常常發生
近年來
南寧環境不斷改善
很多鳥類、兩棲類爬行動物、昆蟲等生物
都把市區內的公園、綠地、水域
作為棲息、繁衍的好地方
市民們久不久便能與之“邂逅”
“觀鳥不擾鳥”的良好風尚
也成為大家不約而同的共識

不久前,一批古巴火烈鳥“住”進了南湖公園。

市民在金花茶公園內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斑頭鵂鹠的蹤跡。
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力度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為珍稀動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野生動物活動範圍越來越廣
它們可愛的身影
我們見到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短尾猴在峭壁上爬上爬下,動作矯健有力。 通訊員周光榮 攝

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相機監測到3隻豹貓外出覓食。

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罕見雌光螢。通訊員李華堅 攝
青秀山風景區是“中國綠城”南寧的重要窗口
長期以來
青秀山十分注重植物的
遷地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
致力於植物生態修復
和珍稀瀕危植物種群恢復工作
給生活在這裡的動植物們一個舒適的“家”
這份用心回饋給我們的是
生機勃勃的青秀山
成為南寧必打卡風景區之一
讓市民、游客都連連稱讚

邕江之畔的南寧青秀山風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是一座獨特的天然氧吧,成為群眾出游的好去處。記者 黃維業 攝

生活在青秀山蘭園大草坪的花孔雀。圖源:青秀山微信公眾號
當晨曦初映
白鷺振翅點破心圩江水面清波
在晌午時分
市民在邕江綠道騎行,江風送來暢快笑聲
......
每一個與自然同框的美好畫面
都在生動展現着南寧生態治理的幸福成果
就連在綠化帶也有可能會遇見珍稀植物

今年六月份,南寧市民張女士在街道綠化帶裏發現了一株珍稀的保護植物——無葉美冠蘭。目前,無葉美冠蘭已被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屬於國際公約保護物種,是生態環境質量的“指示標”。
在南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在被鮮活詮釋
各種動物頻頻“光臨”、植物紛紛“上鏡”
證明着南寧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
正在持續向好
一年四季都有欣賞不完的自然風景

民族大道新民立交橋下,炮仗花與三角梅爭艷。 記者潘浩 攝

民族大道上的異木棉美麗盛放。 記者黃維業 攝
南寧是全國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之一
也是“國家森林城市”
森林覆蓋率高
素有“中國綠城”之稱
城市總體規劃中
嚴格保護了青秀山、五象嶺等大型城市“綠肺”
目前南寧市有21個自然保護地
僅以廣西龍虎山自治區級保護區為例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擁有各種野生動物213種
野生獼猴3000多只
野生植物155科599屬1200多種

南寧城市綠樹掩映。記者 宋延康 攝
美麗的那考河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記者 宋延康 攝
這座城市生態保護的腳步從不停歇
一直以來
南寧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着力鞏固、提升、厚植生態優勢
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
與此同時
南寧也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教
讓生態保護理念扎根市民心中
讓“不打擾、不傷害”成為共識
始終尊重自然 尊重生命
才有了今天的小區突現猴子
市民第一時間是&&有關部門收容救護
而非盲目驅趕
這份默契
讓“動物進城”不再是衝突
而是城市生態向好的見證

南寧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南寧藍”的映襯下,邕江水清岸綠景美。記者 黃維業 攝
當一次偶然的動物“串門”
收穫了滿城好奇與溫柔
它不僅印證了
這座城市對自然的尊重與接納
更折射出南寧天藍、地綠、水清的良好生態基底
“人與自然共生”不再是口號
而是融入日常的美好畫卷
“綠城南寧”不僅是我們美好的家
也是大自然幸福的生長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