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藝術之名,講好中國故事 桂林藝術節文化IP“破圈出海”的實踐與探索
桂林藝術節從創辦之日起,便以賡續西南劇展榮光為己任,堅持“山水+”“戲劇+”辦節特色和“國際化、年輕態、人民性”辦節理念。在堅持中華文化主體性的同時,不斷創新探索與世界溝通的表達方式,以藝術的跨國界融合交流,傳遞中國故事蘊含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成為桂林向世界遞出的人文新名片。
依託山水稟賦 擴容文藝外宣東方底蘊
山水風光歷來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的“美學之窗”。桂林作為世界著名的山水旅游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譽,是東方美學的極致代表,更是桂林藝術節最得天獨厚的天然舞&。
戲入山水、山水有戲。桂林藝術節自創辦以來,便堅持讓中西方戲劇與世界級山水碰撞、融合、共生的理念。在舞&設計中,注重發現和利用山水場地原有的文脈、構造和美學價值,如虞山公園的“山劇場”、象鼻山景區的“水劇場”、桂海晴嵐的“草劇場”、七星公園的“洞劇場”……這些以山水為背景的劇場,讓海內外的戲劇演出帶來嶄新的面貌,不僅更好地激發演員創作靈感,為觀眾提供獨特的觀演體驗,也為國內外游客、戲劇愛好者呈現一場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盛宴。
新西蘭的毛利舞在靖江王城古城墻下舞起,中式古韻與異域風情和諧相融;俄羅斯的《櫻桃園》在漓江畔進入尾聲,劇中主人公的乘車遠行變成了一葉竹筏的優美背影,東方山水帷幕在契科夫經典劇目的演繹下有了新的呈現。《櫻桃園》演職人員讚道:“這裡的美景激發了我們的靈感,給我們的劇增添了美妙的韻味。”同在漓江邊演出的德國《三毛錢歌劇》劇組人員演後&&:“我們以往多是在室內演出,而在這裡天為幕、地為&、山為景、水為鏡,讓熱愛藝術的人親近自然,讓熱愛自然的人親近藝術,十分愜意。”山劇場、洞劇場、水劇場、草劇場已成為國外藝術家嚮往的演出場景。

桂林藝術節期間,10位新西蘭毛利人演員走進廣西桂林市靖江王城,展示長矛、棍棒和甩球等傳統文化
據統計,桂林藝術節近70%的演出空間都在室外,山作幕墻,星空作頂,現場環境與戲劇完美契合,呈現出獨特的藝術效果,使藝術節具備高辨識度的地域特點,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游客和文化交流使者前來觀演交流。數據顯示,2024桂林藝術節舉辦當月接待游客總人數約2000萬人次,同比增長16%,其中入境游客約10萬人次,同比增長約80%,吸引了馬來西亞、美國、德國、法國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游客奔赴桂林。桂林藝術節讓世界重新認識桂林這張“世界名片”,正逐步成為與“世界級旅游城市”相匹配的世界級、國際化的文化藝術品牌。
聚焦國際交流 拓寬文藝外宣互動橋梁
桂林藝術節堅持國際視野,積極向海外推出中國優秀原創文藝作品,與國際知名藝術節慶、藝術院校、劇院開展合作,為國內外優秀藝術作品提供展示展演的精彩舞&。連續兩年在世界藝術聖地英國愛丁堡和法國阿維尼翁舉辦了國際推介發布會,成為首個走出國門、舉辦國際專場推介會的中國藝術節。

2024年7月,2024桂林藝術節在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期間成功舉辦了專場推介活動
作為桂林藝術節的自創品牌,“全球華語青年戲劇導演英才計劃”自啟動以來,吸引了300余位創作者、350餘部作品報名參與,其中境外報名者佔比14%,成為近年來戲劇導演徵集中關注度最高、覆蓋面最廣、徵集作品數量最多的項目之一,構建直通國際知名藝術節的展示交流平台,利用自身影響力推動優秀中國原創作品“出海”。委約劇目備受國際觀眾好評,斬獲愛丁堡藝術節“最佳導演獎”“亞洲藝術特別劇目獎”和“特別表演獎”等。其中,《西游記(2023版)》扎根中國傳統文化土壤,深入考量現代演繹觀念與傳統藝術的有機融合,使中國經典在海外煥發出勃勃生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的創新性詮釋。桂林藝術節已經建立與國際著名藝術節互相選送劇目機制,2024年《大膽媽媽和他的孩子們》和《冷血》兩部作品在阿維尼翁戲劇節上演。演出活動獲得法國《塞納河時報》等海外媒體宣傳報道,影響力覆蓋20多個國家(地區),阿維尼翁藝術節藝術總監羅德里格斯高度評價了桂林藝術節孵化劇目的成功演出。

2024年10月26日,2024桂林藝術節開幕式暨首屆歐陽予倩戲劇獎頒獎典禮在廣西省立藝術館舉行,中外演員共同演繹音樂劇《桂林City Walk》
桂林藝術節堅持面向世界辦節,在展示桂林厚重文化底蘊和豐富藝術創造力的同時,引進國內外高水準的演齣劇目。世界戲劇教育聯盟(WTEA)首次走出校門,來自希臘、日本、美國等8個國家的大學生戲劇團隊走進桂林,開展劇目展演和文化交流。2024桂林藝術節期間,匯集中國、瑞典、澳大利亞、韓國、意大利、英國等6個國家200多名藝術家推出桂林專屬演出,英國、日本等地的戲迷專程趕來觀演,熱情參與劇目評論和互動。不同文明之間的藝術交流互鑒,進一步彰顯中國山水戲劇國際新形象。
深化校地合作 實現文藝外宣價值共創
桂林藝術節是地方黨委政府和頂尖專業高校強強合作、雙向奔赴的成功案例。桂林作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旅游城市之一,山水形勝與人文風韻讓這座城市自帶流量,至今已有300多批次各國元首、首腦及政要慕名來訪,年接待海外游客量多年居全國同類城市前10位。中央戲劇學院是中國戲劇影視教育的最高學府,為中國乃至世界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戲劇影視藝術人才,在世界戲劇教育領域具有顯著的影響力。

2024年10月28日,桂林藝術節世界戲劇教育聯盟校長論壇在漓江大瀑布飯店舉行
桂林藝術節邀請國內外業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藝術家、教育家擔任桂林藝術節藝術委員會委員,全面指導和把握藝術節的國際定位和發展方向。以桂林藝術節為紐帶,桂林市人民政府與中央戲劇學院正式簽署《校地合作備忘錄》,雙方承諾以打造世界知名、國內一流桂林藝術節品牌為牽引,以打造“桂林戲劇城”為共同目標,打造藝術教育和國際藝術交流平台,推動中華文化對外傳播。同時,成立中央戲劇學院桂林研究院、中央戲劇學院桂林藝術教育中心,導入中戲高層次人才資源,打造更加廣泛的藝術教育和國際藝術交流平台。
立足全域傳播 構建文藝外宣多元體系
桂林藝術節宣傳推介工作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牽頭統籌策劃,強化資源整合,聚合傳統媒體、新媒體共同“發聲”,有效提升了文藝外宣的區域廣度、內容深度和價值高度。藝術節期間,利用豐富的視覺元素和敘事角度,持續發布高質量內容。加強與CCTV、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日報以及BBC等重要外宣媒體聯動,如中國日報英文記者帶領國際友人以CITY WALK直播形式向國際社會展示藝術節精彩瞬間,海外反響熱烈。桂林藝術節借助Facebook、X、Instagram、YouTube等桂林自有外宣賬號,與北部灣之聲老撾頭條、泰國頭條賬號、英文頻道“Hello GX”等海外社交媒體平台積極互動,形成海外傳播矩陣。發布《Light of Art Shines: Grand Opening of 2024 Guilin Festival藝術之光熠熠生輝2024桂林藝術節盛大開幕》等貼文、原創海報、短視頻和圖文報道,總流覽量超5億次。用好桂林“洋網紅”基地,在藝術節期間邀請各國“老外”打卡,將桂林藝術節的精彩內容與桂林文旅相結合,有效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發布《我們來桂林打卡桂林藝術節啦》《在桂林山水間感受自然療愈音樂會》等推文1000多篇,總觀看量超5000萬,讓中國文化在國際舞&上煥發出新的光彩。

“老外”打卡桂林藝術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