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合山市農機推廣激活農業生産新引擎-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0/18 09:40:13
來源:新華網

廣西合山市農機推廣激活農業生産新引擎

字體:

  近年來,廣西合山市農機中心以黨建為引領,錨定服務“三農”核心使命,創新探索“四個聚焦”推廣模式,圍繞農機新機具新技術、服務惠民、典型示範、教育培訓精準發力,持續為農業生産注入強勁動能,奏響了機械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合山樂章”。

在合山市一處種植基地裏,工人正在進行機械化插秧。

  “我們充分發揮惠農補貼的‘指揮棒’作用,重點補貼水稻插秧機、育秧設備、拖拉機、烘乾設備等關鍵機具,推動農機裝備補短板、提檔次。同時大力推廣水稻增密增穗、無人機‘一噴多促’、機械烘乾加工等實用技術,如今已實現水稻工廠化育秧中心(點)鄉鎮全覆蓋。”合山市農機中心推廣站站長蒙乃勇説。

  為加速智能化農機落地,該中心聚焦農用北斗導航終端、智能信息採集、高效植保等技術,推廣自動駕駛、設施智能監控等裝備;並借力土地“小田並大田”改造契機,逐步破解耕地碎片化難題,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生産耕、種、收、植保、烘乾、秸稈還田“六大環節”機械化協同發展,實現生産成本下降、勞動效率躍升,引領農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深度轉型。

  在農機補貼政策落實中,合山市農機中心以“強機興農”黨建品牌為抓手,創新“五個100%”便民服務模式:符合補貼條件的100%申請、100%機具核驗、100%App辦理、100%補貼兌付、100%“回頭看”檢查,推行“集中辦理+上門服務”,全力實現購機補貼“掌上辦、即時辦”,讓農戶“買得放心、用得舒心、補得及時”。

  據統計,近3年來合山市農戶購置各類農機具147&(套),兌付補貼資金約343.78萬元,受益農戶106戶,拉動社會投資超1185.7萬元,始終保持零投訴、零騙補套補的良好記錄,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合山市水稻産業中心育秧基地

  抓典型、樹標杆,是合山農機推廣的“關鍵一招”。該中心重點扶持培育本地優質企業——河潤農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發揮其龍頭帶動作用,打造集育秧、插秧、烘乾、倉儲、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區域性水稻産業中心,並創新探索“聯營村企”“聯營農場”“聯營農機”發展模式。

  這一模式不僅培育出“強村富農”新龍頭、“藏糧於地”新模式、“藏糧於技”新實體,更實現水稻生産畝均節本增效460多元。2024年,《創新發展“聯營模式”賦能鄉村産業振興》案例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總站推介的農産品初加工關鍵環節機械化應用典型案例。

  與此同時,合山農機中心科學統籌轄區閒置農機與農機手資源,引導合作社、農機大戶按農時節點制定作業服務清單,強化“一條龍”“一站式”綜合農事服務意識,推出農業生産周期“農機服務菜單”,讓農戶“按需點單”。2024年,合山市農機社會化服務作業面積達5.8萬多畝,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無人機植保作業

  合山市農機中心構建“縱向+橫向”教育培訓體系,為農機化發展築牢人才根基。縱向上,發揮農機推廣機構主導作用,緊盯關鍵農時,聯合農機銷售商、專業合作社等社會力量,舉辦新機具新技術展示演示、田間日、地頭展等活動;承接2025年全區農機科技推廣項目管理現場培訓任務,並組織水稻機收減損大比武等技能競賽,在農機手中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橫向上,深化與農業農村和水利、人社等部門協作,聯合開展農業機械化技術專題培訓、植保無人機駕駛技術培訓等,年均培訓超100人次。通過多層次、全方位的政策解讀、技術傳授,着力挖掘培育一線農機技能人才,逐步提升農機實用人才水平,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帶頭人隊伍,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近5年來,合山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從69.53%提升至74.9%,甘蔗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從57.17%提升至71.32%,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從82.32%提升至86.04%。其中,曾為薄弱環節的水稻機種率提高9.54%,甘蔗機收率更是大幅提升41.43%,機械化短板加速補齊。

  如今,全程機械化生産理念與新裝備、新技術在合山快速普及。合山市農機中心先後獲評2024年度自治區、來賓市兩級農機化項目工作及糖料蔗良法技術推廣補助工作“表現突出單位”,今年申報的《創新“四個聚焦”推廣模式,引領農機化高質量發展》案例入選2025年全區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典型案例。(何麗)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