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巾幗攜手共促“她經濟”繁榮 廣西與東盟婦女深化合作結碩果
10月12日,全球婦女峰會即將召開之際,在憑祥跨境電商直播基地,越南籍主播黃英興正用流利的中越雙語推介中國小家電與化粧品。
屏幕上實時跳動的物流數據,印證着區域“她經濟”的蓬勃活力。
3年前,黃英興單場直播賣出500單還是遙不可及的目標,如今已成常態。這一縮影,映照着廣西與東盟女性在時代浪潮中攜手前行的堅實足跡。
回望三十載,自1995年北京世界婦女大會以來,中國婦女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廣西婦女從扎根邊疆到揚帆東盟,既是國家繁榮進步的生動寫照,也是全球婦女事業發展的區域實踐。”自治區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胡晶波&&,廣西積極踐行北京世婦會精神,持續推動多邊與區域婦女合作走深走實,讓婦女力量成為區域發展的重要支撐。
依託中國—東盟開放合作前沿的區位優勢,廣西婦聯將婦女交流打造成一座“巾幗金橋”。自2006年首屆中國—東盟婦女發展交流合作論壇啟幕,從“加強婦女合作 促進共同發展”的初心,到如今聚焦“賦能共享創新 人工智能與婦女發展”的實踐,這一平台已累計促成87個跨境合作項目,成為國內持續深耕東盟的婦女交流重要陣地。
合作從理念走向實踐,從願景化為商機。女企業家黃翠林通過論壇對接資源,在憑祥創立廣西泰越中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從事中越跨境物流與貿易,年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泰國籍企業家陳美妮從一家泰餐廳起步,如今已執掌3家外貿公司,用中泰雙語架起貿易橋梁。
在憑祥跨境電商直播基地,智能分揀中心晝夜運轉,AI大數據屏幕清晰勾勒出東盟消費偏好。廣西婦聯聯動當地跨境電商協會婦委會,圍繞跨境運營、AI應用等開展系統培訓,已培育50余名雙語女主播。2024年,該基地跨境交易額破10億元,壯錦紋樣抱枕、天琴造型飾品等非遺衍生品出口額同比增120%,實現商業價值與文化傳承雙贏。
今年7月,“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非遺服飾創新轉化女性設計人才研修班在廣西舉行,來自緬甸、柬埔寨、肯尼亞等10個國家的30余名學員先後在桂林、南寧參與現場教學。她們走進非遺傳承體驗館、桂花公社,親手製作非遺團扇,在指尖技藝中感受文化共鳴。
文化的交融,讓情誼跨越山海。在老撾萬象的“天才媽媽友誼工坊”裏,廣西藤編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黃連將手把手傳授竹編技藝。“一個竹籃在國外能賣5美元,夠全家一週菜錢。”學員蘇達蓬已熟練掌握12種新技法,她説工坊不僅帶動60戶家庭增收,更催生了“瀾湄紋樣數據庫”的開發——壯錦“回紋”與老撾“卷草紋”在織物上交相輝映,演繹着“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生動圖景。
女性力量還深度融入邊境治理,為共築和諧家園貢獻力量:每年國際禁毒日,中越邊境婦女並肩宣傳禁毒知識,連續九年的行動已覆蓋近10萬人次,如今更拓展為“無毒邊境健康行”,今年已為2000余名邊民提供免費體檢;
各級婦聯組織40多場次活動,邀請中越兩國家庭代表分享家庭故事、家風家訓和生活點滴,兩國家庭成員在共同勞動、共同體驗、共同分享中,增進文化認同和情感共鳴;
沿邊境線建立的120余個“邊境婦女之家”組建起跨國微信群,吸引越南志願者參與社區服務;
防城港跨境電商産業園的“邊境婦女創業孵化基地”,已助力300余名婦女通過電商培訓實現穩定就業,其中約40%主動投身禁毒志願服務……
隨着全球婦女峰會臨近,廣西與東盟婦女的合作早已超越個體命運的改變,一幅“巾幗攜手、共促發展”的美好圖景愈發清晰。萬千巾幗正以智慧與擔當,讓女性力量如瀾湄江水般綿延匯聚,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能。(記者 蔣予昕 通訊員 鄭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