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8日電(記者黃凱瑩、田子駿)金秋十月,國慶中秋雙節連休,位於廣西北海市合浦縣的海絲首港景區迎來游客高峰。
夜幕降臨,廉州灣畔燈火璀璨,人潮涌動。游客們漫步在漢風建築群中,仿佛穿越回千年絲路古港。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北海合浦為官方商船出發的地方,也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曾是“舟舶繼路、商使交屬”的繁華古郡。
如今,海絲首港景區以互動演藝和沉浸式體驗,讓千年海絲文化“活”起來,成就一場獨特的文化盛宴。在碼頭、街巷、商鋪、廣場,演員們就近在游客身邊,用歌舞、雜技、戲劇等形式講述港口生活故事。
眾船出港的壯觀場面、煙花秀的絢爛綻放、篝火舞的熱情奔放,景區力求用豐富的形式再現海絲首港千年前的繁華。
游客可以參與互動,化身漢代商人,或投身貿易洽談,或體驗貨物裝卸,甚至可以學習寶石加工手藝。
“平時只在書本上讀到海上絲綢之路,這次親身參與演藝,感覺歷史活了!”來自黑龍江的初二學生許銘宇興奮地説,這次旅行不僅放鬆身心,更是一堂生動的歷史課。
海絲首港上空的紅色天燈點亮了佳節氛圍。放天燈祈福是一項流傳已久的傳統民俗,景區在此次長假裏專門設置了天燈售賣點,游客們購買天燈後,在紅色的燈面上寫下美好夙願並祈福。“國泰民安”“中考順利”“闔家幸福”……一盞盞“滿載”心願的天燈陸續升空。
晚上8點,煙花秀如約而至。絢爛煙火與點點紅色“星光”交相輝映,游客們紛紛舉起手機,用鏡頭追逐煙花的軌跡,歡呼聲與煙花的劈啪聲在海風中交織。
人群中,“00後”游客楊芷晴在抬頭張望時輕拽了兩下手中的線盤,以此找到了自己的天燈。看著天燈的方向,她默念著寫在燈上的願望,嘴角揚起笑意。“身處在這樣一個‘漢風’濃郁的港口,我感覺放天燈不僅僅是在祈福,還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觸摸歷史。”楊芷晴説。
據了解,海絲首港景區的建設源於對歷史文化的深度挖掘。景點設計均基於北海歷史文化,如港司樓、海邊市集、煙樓漁村等,融入了漢代建築風格和海上絲路元素。
景區佔地廣闊,開放五大游覽區。採用漢韻建築、全景交互式生活港、商業演藝“三者合一”的運營模式,帶動區域旅游、文化、生活融合發展。2021年試運營以來,景區累計接待游客突破400萬人次。
夜經濟是景區的亮點,自2021年開放以來,景區夜間旅游消費收入已超2000萬元。“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具有生活氣息、真實可感的港口。自景區建成開放後,許多前來觀光體驗的游客了解了合浦輝煌的歷史。”海絲首港景區品牌總監許承榮説,景區建設也融入了諸多博物館出土文物的元素,讓合浦旅游資源的“海絲”文化氣質更為凸顯。
作為一名本地員工,許承榮入職7年來,見證和參與了整個景區的開發建設過程。看著游客人來人往,許承榮笑着説:“海絲文化賦予了這裡獨特的氣質,讓這個港口不僅有風景可看,更有故事可講、有歷史可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