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覺日|兒童眼健康如何守護?從建立屈光檔案開始-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商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10/09 20:25:03
來源:玉林華廈眼科醫院

世界視覺日|兒童眼健康如何守護?從建立屈光檔案開始

字體:

  每年的10月的第二個星期四是世界視覺日,今年世界視覺日以“愛護你的雙眼”為主題。

  玉林華廈眼科醫院視光科主任潘可生醫生向廣大家長提醒:“0-6歲是兒童視覺發育的‘黃金窗口期’,此階段許多兒童眼病若能做到早發現、早干預,能為孩子終身視力健康築牢根基。”

  目前兒童眼健康的常見問題為:近視、弱視、斜視。​

  潘可生醫生介紹,兒童近視防控的核心在於科學控制近視度數增長,避免發展為高度近視。除了培養孩子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天建議不少於2小時)、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良好用眼習慣、減少電子設備使用時長等基礎措施外,目前醫學界有效的臨床控制手段有角膜塑形鏡、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和離焦鏡等。潘可生醫生提醒,這些防控手段需根據孩子的年齡、近視度數、眼部條件等因素,由專業眼科醫生評估後個性化選擇,不可盲目使用。

  弱視是兒童視覺發育期間常見的眼病,潘可生醫生介紹:“弱視治療有嚴格的‘時間窗口’,最佳治療年齡為3-6歲,此階段治療後視力恢復效果較好;若超過12歲,視覺系統基本發育成熟,治療難度會大幅增加。”他提醒家長,弱視早期症狀較為隱匿,孩子可能不會主動表達視力異常,因此定期帶孩子進行專業的眼科檢查(如視力檢查、屈光檢查、眼底檢查等),是及時發現弱視的有效途徑。​

  不少家長誤以為斜視只是影響容貌,潘可生醫生介紹:“斜視會導致孩子雙眼無法協同工作,進而喪失雙眼視功能(如立體視覺),還可能引發弱視,嚴重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甚至職業選擇。”他説,斜視的治療需根據病情輕重採取不同方案:對於調節性內斜視,通過佩戴合適的矯正眼鏡即可改善眼位;部分非調節性斜視可結合視功能訓練,幫助恢復雙眼協同能力;而對於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病情較嚴重的斜視,則需通過微創手術調整眼外肌力量,使眼位恢復正常,且手術時機越早,對孩子視功能的恢復越有利。​

  “兒童眼健康管理,預防遠比治療更重要。”潘可生醫生建議家長,從孩子3歲起,就帶其到正規眼科醫院建立一份專屬的《屈光發育檔案》。這份檔案會詳細記錄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視力、屈光狀態(近視、遠視、散光度數)、眼軸長度、角膜曲率等眼部數據,通過定期復查(一般每3-6個月一次),醫生可動態監測孩子眼部發育情況,及時發現屈光異常、眼軸增長過快等問題,提前干預。(何曉釧)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