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統“動”起來 游客“融”進來
10月5日,南丹縣瑤望天下景區內,白褲瑤群眾身着節日盛裝,男子白褲綁腿、英姿颯爽,女子彩裙飄舞、銀飾耀眼。他們敲響雄渾銅鼓,吹起悠揚牛角,以獨具民族特色的迎賓儀式,熱情歡迎八方來客。鼓聲激越,號角回蕩,傳遞着瑤家兒女的深情厚誼,也洋溢着歡度國慶、喜迎中秋的濃郁氛圍。
“迎賓儀式讓我感到震撼,瞬間就沉浸在了濃郁的民族風情中。”來自南寧的游客李女士與朋友漫步於景區,陶醉於山谷間的文化韻律。她感慨道:“親身體驗原生態的民族文化,這個假期意義非凡!”
河池是多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人口占比高達85.6%,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已成為游客心中的“詩與遠方”。位於南丹縣白褲瑤聚居區的瑤望天下景區,為迎接國慶與中秋雙節,精心打造《瑤韻千年·天地共醉》系列實景演藝,推出《開寨門》《椒鄉紅影》《天地始歌》等十大劇目及30余場互動場景,涵蓋迎賓、歌舞、非遺體驗等多個環節。從清晨開寨迎賓到夜晚篝火聯歡,從世代傳承的織錦技藝到瑤家火塘宴的敬酒禮俗,游客可全程參與,深度領略白褲瑤“儀禮、服飾、歌舞、飲食”的文化魅力。
“我們致力於讓傳統‘動’起來,讓游客‘融’進來,在南丹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雙節。”南丹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譚善亓&&,該局指導各景區推出特色節慶活動,讓游客在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當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據悉,10月1日至4日,瑤望天下景區累計接待游客2.5萬人次,同比實現顯著增長。特色活動不僅豐富了游客的雙節體驗,也彰顯了河池在推動民族文化傳承與旅游融合發展方面的積極成效。
南丹縣丹爐山景區是國內保存較為完整的明代煉丹遺址,遺存的丹爐、丹井靜述數百年滄桑。在這裡,游客們在司機引導下乘車觀光,與“道士”談玄論道、聆聽丹爐山傳説,還可體驗高空玻璃棧道、七彩滑道,參與猜燈謎、對對聯等活動,樂趣十足。
“欣賞大片花海,拍了很多美照,品嘗了不少美食。”來自吉林的王女士在巴馬游玩數日後,於10月5日來到南丹縣芒場鎮巴平村酈久酈傑土司文化旅游區。眼下,景區內向日葵絢爛盛放,金色花海隨風搖曳,隨手一拍皆成美景。
美景、美食、美照……許許多多的美好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在八桂大地上感受“家國共圓,壯美廣西”的節日氛圍。(記者 潘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