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陽朔夜間文旅活動精彩紛呈。從沉浸式場景體驗到多元消費業態,吸引大批游客打卡,讓夜間消費持續升溫,為陽朔夜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在漓江畔的《印象・劉三姐》劇場,“山水非遺慶華誕”活動成夜游亮點。游客入園即被身着民族服飾的阿哥阿妹以迎賓山歌包圍,非遺巡游長龍中,壯族扁擔舞、繡球舞輪番上演。園區內,壯族天琴與侗族琵琶交織出廣西民族風情。“我愛你中國”國慶打卡點前,游客紛紛駐足拍照。演出前,千名游客持小紅旗齊唱《歌唱祖國》,歌聲回蕩漓江。夜幕降臨,漓江山水化作天然幕布,漁火倒映水面,
與星光在水面交相輝映,劉三姐的傳説隨着實景演出徐徐展開,非遺風情與國慶情懷完美交融。
“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印象劉三姐的大型的水上歌舞表演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非常震撼,在國慶節之際,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來自甘肅的游客王先生和關女士説。
桂林廣維文華旅游文化産業有限公司營銷總監張延青介紹,今年國慶假期,策劃了“山水非遺慶華誕”的主題活動,用獨特的方式把漓江的山水之美、廣西的非遺之韻與對祖國的祝福結合起來。
國慶中秋假期,陽朔西街成為夜經濟新亮點。沿街商鋪推出民族服飾旅拍套餐,壯族銀飾、瑤族刺繡等元素服飾供不應求,攝影師手持補光燈穿梭街巷,為游客定格西街夜景與山水風情。旅拍帶動周邊粧造、道具租賃等消費。霓虹燈下,身着民族服飾的游客成西街移動風景。來自新疆的游客伏女士選擇了旅拍,她説:“我喜歡這個服飾,特別美,人美、景美,美食也很美味。”
白沙鎮遇龍河畔的金龍巡游活動以“金龍耀遇龍 盛世慶華誕”為主題,吸引了中外游客駐足圍觀,成為假期陽朔夜游的又一“爆款”亮點。華燈初上,由 77 張竹筏串聯而成的近千米“金龍”蜿蜒游弋,LED 燈光勾勒的龍身與水光交相輝映,激昂鼓樂伴隨巨龍前行。岸邊游客雲集,讚嘆聲此起彼伏。

從漓江河畔的非遺實景秀,到西街的燈火璀璨,再到遇龍河畔的金龍巡游,今年國慶中秋假期,陽朔用多元文旅活動繪就夜經濟蓬勃發展圖景。(徐仁秀 莫珍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