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鏈條發力 看浦北陳皮如何點“果”成金-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10/03 08:59:21
來源:新華網

全鏈條發力 看浦北陳皮如何點“果”成金

字體:

  中秋節臨近,廣西浦北縣一家傳統月餅廠裏餅香四溢。打包車間裏,工人抓緊裝箱發貨;生産線上,師傅們正趕制最後一批陳皮五仁叉燒月餅;銷售前&,不少顧客專程上門選購。節日市場的熱度,讓這款融合傳統與新意的月餅成為暢銷品。

  “五仁叉燒是傳統,陳皮是新意,二者結合既能解膩,又能吃出柑橘香。”浦北縣昌記食品廠創始人高強昌説,早些年,陳皮入餅常被詬病過苦過幹,他反復調整配方,並邀請顧客試吃。2022年推出改良版後,這款月餅逐漸贏得市場青睞。

  廣西浦北是全國重要的大紅柑和陳皮産地,成熟大紅柑剝皮後,經過曬乾或低溫乾燥便成陳皮。陳皮元素走進月餅,只是當地全産業鏈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着産品創新和産業升級,“小陳皮”正成長為帶動鄉村振興的“大産業”。

浦北縣生産的陳皮。新華社記者趙歡 攝

  走進浦北縣三合鎮大紅柑種植示範基地,漫山遍野的大紅柑樹枝葉繁茂,青色果實壓彎枝頭。

  眼下正值青柑采收期,一筐筐果子被送往附近的加工車間。55歲的龍門鎮平垌村村民何美玲天剛亮就來到車間挖果取皮。“這裡工資日結,幹完活順便接孫子放學,一天能掙100多元。”她笑着説,自家也種有大紅柑,農閒時進廠打工,增加收入。

  “前些年種了40多畝,今年又新擴了30畝。”龍門鎮林塘村果農龍家炎説,如今與龍頭企業簽訂協議,果子從田間管理到采收溯源都有統一標準,既能確保綠色有機、降低農殘風險,也讓銷售更有保障。林塘村黨總支部書記容家良介紹,全村500多戶幾乎家家種有大紅柑,依靠陳皮産業,不少人買房購車,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浦北陳皮産業園,大紅柑果的産業鏈在這裡不斷延伸。廣西中皮健康産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彭瀟向客戶展示各類陳皮産品:陳皮月餅、陳皮飲料、陳皮花生……“大紅柑全身是寶,我們不僅做陳皮,還開發果汁飲料、休閒食品,並延伸到倉儲、金融、保險等領域。”她説,企業通過“全鏈條開發”,讓大紅柑的價值最大化。

  陳皮的儲存和陳化,是産業鏈上的關鍵環節。走進浦北陳皮智能公共倉,AI機器人在庫區精準搬運,百餘個高清攝像頭與多個空氣傳感器實時監控,確保溫濕度適宜。客戶只需掃碼,就能查看産地、樹齡、農殘檢測等信息,全程可追溯。“過去傳統倉儲品質難以保證,如今有了智能公共倉,陳皮能更好地保值增值。”浦北縣陳皮協會會長陳能浩説。

 

浦北陳皮智能公共倉。新華社記者趙歡 攝

  如今,在當地政府推動下,浦北逐步形成“種植+加工+倉儲+市場”的全鏈條發展模式。産業園區和公共倉儲&&不斷完善,龍頭企業帶動加工和銷售,合作社和農戶積極參與,構建起完整的産業生態。

  與此同時,標準化建設也在同步推進。浦北縣陳皮産業發展專班常務副主任黎世敏介紹,浦北已&&《浦北陳皮》《浦北青柑茶》等12項地方標準,覆蓋育苗、種植、加工、倉儲全鏈條。

  “下一步,我們將推動陳皮與食品、藥膳、化粧品等領域深度融合。”陳能浩説,隨着消費需求不斷釋放、全産業鏈逐步完善,浦北陳皮正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引擎。(記者趙歡、林凡詩)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