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能南寧公司:煤電供熱鑄基石 向綠向智譜新篇-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09/30 15:53:52
來源:新華網

國能南寧公司:煤電供熱鑄基石 向綠向智譜新篇

字體:

  近年來,國能南寧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能南寧公司”)堅決扛起能源保供責任,堅持綠色轉型發展,科技創新賦能,加快培育以人工智能為引領的新質生産力,一家傳統火電廠,正以更清潔、更智能、更友好的姿態,探索着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無人機拍攝的國能南寧公司。

  安全保供 穩中求進

  初秋時節,暑熱未消,位於廣西南寧橫州市的清灘江畔,80多米高的燃煤發電供熱機組正平穩運轉,儀表盤上數字跳動,記錄着每度電的誕生。

  “我們擁有兩台660MW國産超臨界燃煤發電供熱機組,自2011年投産至2025年8月,已累計完成發電量672.98億千瓦時,成為了南寧的大型骨幹電源。”國能南寧公司黨建部負責人介紹。

  作為內陸燃煤電廠,國能南寧公司堅持供電供熱兩手抓,保障能源穩定供應。

  在距離國能南寧公司15公里左右的六景工業園區,供熱管道縱橫交錯,源源不斷的熱源通過這些管道,為園區30多家企業提供生産動能。

國能南寧公司供熱管道。

  “公司緊抓南寧市東部新城打造千億級産業園區的機遇,積極響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保障下游企業用熱,輻射影響園區年工業産值約200億元。”國能南寧公司組織人事部主任鄒宇介紹,截至8月31日,南寧公司年累計供熱量203.98萬吉焦,同比增長27.82%。

  國能南寧公司通過“熱電聯産、以熱促電”模式,可替代六景工業園區近50&分散小鍋爐,每年減少散煤燃燒8萬噸,間接減少工業園區固廢産生量、排放量,助力企業節能降耗,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豐收。

  此外,國能南寧公司突出抓好安全生産,強化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控風險、治隱患、反三違、防事故”專項行動,實現連續安全生産天數超5000天,安全生産基礎愈發穩固。

  點泥成“金” 循環“綠”動

  脫硫處理是火電廠的必答題,如何實現超低排放和經濟效益齊頭並進?國能南寧公司有着自己的探索。

  在國能南寧公司的集控室,工作人員正通過集中控制系統監控發電機組運行情況,掌控實時畫面及參數數據。“國家‘超低排放’標準的二氧化硫濃度是35mg/Nm³,我們的二氧化硫濃度是14mg/Nm³左右,實現了超低排放。”國能南寧公司運行部燃灰技術員周康對着屏幕上的一組數據説道。

國能南寧公司的集控室。

  這組數據的背後蘊含着國能南寧公司堅定綠色發展的決心。

  “以前公司使用石灰石進行脫硫處理,平均每年要消耗8.5萬噸石灰石,不僅生産成本高,還因礦山開採導致生態受損。”國能南寧公司維護部副主任王萬明介紹,通過充分調研和不斷地試驗,確定固廢白泥可以完全替代石灰石,且制漿造紙企業産生的固廢白泥一般只能填埋處理,存在污染土壤、水體等環保安全隱患,國能南寧公司從此開啟以廢治廢、變廢為寶的探索。

  2018年,國能南寧公司投資110萬元建成一套白泥摻混制漿系統,將公司周邊造紙企業的固體廢物白泥經過系統製備,用於電廠煙氣脫硫,基本滿足低負荷雙機脫硫需求。2020年該公司又投資830萬元建設白泥儲存堆場和完善摻配系統,滿足了2000噸白泥的儲存和雙機滿負荷運行煙氣脫硫需求。

工作人員駕駛鏟車把白泥放入攪拌池。

  “白泥摻配系統的使用不僅保證了脫硫效率、降低脫硫成本,還可以幫助造紙企業解決固廢白泥處置問題。”王萬明説,利用白泥100%替代石灰石用於煙氣脫硫,每天最高可消納約1400噸的固廢白泥。相比傳統球磨機制漿,白泥制漿省去了破碎、研磨環節,節能降耗、降本增效成效顯著。此外脫硫産生的石膏可全部外售給水泥、石膏板企業,真正實現以廢治廢、變廢為寶。

  截至目前,國能南寧公司已累計消納周邊造紙企業白泥超80萬噸,減少石灰石開採約60萬噸,節電超3500萬千瓦時。

  同樣作為固體廢物的城市生活污泥,國能南寧公司也推進循環化增值利用,建成濕污泥摻燒系統,2023年6月投運至今,累計消納污泥2.1萬噸,有力解決了城市生活污泥無害化處理的難點、痛點,彰顯央企社會責任擔當。

  科技賦能 創新創效

  6月24日,國能南寧公司“基於零泄漏真空熱管技術的高效低阻煙氣餘熱利用研究”科技項目通過國能集團公司專家組驗收,這是今年以來該公司第二個獲驗收通過的集團級科技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於2021年立項,依託國能南寧公司2&660MW機組,深入研究“W”火焰鍋爐煙氣餘熱利用難題,提出性能可靠、效果顯著的技術方案並實現工程應用。

  “項目通過降低排煙溫度減少熱損,極大地提高了機組高負荷運行時的安全性,同時利用煙氣餘熱提高凝結水溫度,有效降低燃料消耗,預計一年可節約標準煤約7000噸。”王萬明介紹,該項目為火電企業爐後煙氣餘熱利用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在火電、化工等高能耗行業具有廣泛應用價值,助力節能減排。該項目榮獲2024年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

  近年來,國能南寧公司將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聚力開展創新項目攻關,成立人工智能工作室,統籌規劃AI技術在火電生産、設備運維、安全管理等場景的落地應用,推動公司科技創新能力與智能化管理能力提升。

  今年3月,該公司成立人工智能工作室,開展人工智能在火電廠生産運營方面的研究與應用。“目前,已成功本地部署R1-70B大模型和AIGC智能知識庫助手,並自主開發了日利潤可視化、重點工作督辦、生産日報生成等十余項實用工具,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與決策能力。”國能南寧公司人工智能工作室主任蘭曉華介紹,未來,工作室將聚焦“智能智慧電廠”建設,以AI為核心驅動力,深化其在電廠核心場景的應用,持續提升公司智能化運營水平。

國能南寧公司人工智能工作室。

  “我們鼓勵全員創新創效,讓創意的火花在公司每一個角落綻放,營造‘人人想創新、個個能創效’的濃厚氛圍。”國能南寧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暉説。

  近三年來,國能南寧公司累計投入7600多萬元用於科技創新,累計形成10余項重大科技成果、4項發明專利和20項實用新型專利,構建産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生態,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科技動能。(牙舉成)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