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天等:AI技術助力農戶養好牛-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9/25 17:57:32
來源:廣西崇左市天等縣委宣傳部

廣西天等:AI技術助力農戶養好牛

字體:

  廣西天等縣是中國人壽對口幫扶縣,近年來,天等縣加強與中國人壽之間的協同聯動,首創推廣“牛臉識別”技術,成功破解肉牛識別難、保險理賠難、活體貸款難等系列問題,以人工智能賦能肉牛産業。

  據統計,天等縣肉牛飼養量達13.91萬頭,飼養量排全市第一、全區第三,累計建成牛養殖小區(場)187個,存欄100頭以上的規模養牛場11個,50頭以上38個,養殖量10頭以上養殖戶640家,5頭以上養殖戶2900家,養牛農戶達1.58萬戶。

  天等縣黨委政府與中國人壽財險廣西分公司特邀中國農科院、科技企業共同探索農業數字化轉型,研發“牛臉識別”技術。該技術於2018年獲得國家專利,準確識別率高達98%,建成縣級肉牛産業大數據中心,實現“一牛一碼、全程追溯”便捷操作。

  創新牛臉識別技術模式,足不出戶即可實現肉牛身份採集。通過手機“牛臉識別APP”,拍攝數張多角度的牛臉照片,構建活牛AI面部識別數據3D數據組,即可生成每頭牛唯一的生物特徵數字身份,並在此基礎上建立牛臉ID(唯一識別碼)數據庫,實現對牛群的電子化管理。牛臉識別具有一次識別、終身可用的特點,在牛犢時採集的數據可識別成年肉牛,截至目前已完成17.6萬頭牛的數據採集,形成肉牛數據庫。

  創新“牛臉識別+活體保險”模式,群眾實現閃賠,打消後顧之憂。實施保險理賠時,工作人員將AI系統對承保標的數字身份信息進行比對分析,核實出險標是否為承保標。通過“牛臉識別+測長估重”技術,能快速採集死牛信息,估算出重量,實現“閃賠”,理賠時間縮短80%。截至2025年3月,通過“牛臉識別”技術賠付金額達3898.01萬元,受益農戶超6099戶次,覆蓋天等縣全縣13個鄉鎮、125個村(社區)。

  創新“牛臉識別+活體貸款”模式,破解融資難題。針對群眾反映的養牛資金難題,天等縣黨委政府&&優惠政策進行補貼,對養牛農戶、規模化養殖場實施財政獎補。當養殖戶面臨養殖資金周轉困難、無實體進行抵押時,工作人員引導其借助“牛臉識別”系統開展肉牛保單質押貸款。由保險公司人員上門對肉牛進行識別,銀行以數據庫數據作為抵押依據,為養殖戶進行放款。養殖戶以保單增信,降低了銀行融資風險,可更加方便地獲得銀行貸款,解決了養殖戶無抵押物融資難題,實現了保險公司精準承保、養殖戶放心飼養、銀行放心放貸三方受益的目標。截至目前,累計肉牛活體抵押貸款額4200萬元,幫助解決3家養殖企業,102戶養殖戶融資難題。(黃城松)

【糾錯】 【責任編輯:李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