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南疆,物産富饒。金秋9月,正是豐收的時節。從田間地頭到智慧農業工廠,八桂兒女勤勞耕耘喜迎收穫,一幅幅豐收的畫卷在八桂大地徐徐鋪展。

這是由AI製作的豐收圖景。
眼下,正是蜜柚成熟的季節。站在玉林市容縣的山坡上望去,一片片柚子林盡收眼底,黃燦燦的柚子沉甸甸綴滿枝頭。“現在正是蜜柚上市的季節。這是剛摘的蜜柚,果肉細嫩多汁,口感清爽香甜,今年預計産量達3000斤。”容縣浪水鎮長壽村沙田柚種植農場負責人胡玉生説,農場還種有100畝沙田柚,一個月後也將迎來豐收,初步預計産量達300噸。

廣西容縣浪水鎮長壽村沙田柚種植農場迎來蜜柚豐收。(胡玉生 攝)
素有“廣西糧倉”之稱的貴港市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突破口,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自動控溫照明、自動化喂養……在位於貴港市覃塘區樟木鎮的廣西愛咯樂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撿拾雞蛋。“我們存欄240萬羽蛋雞,基地日産雞蛋150噸。”公司負責人鐘良鵬説,得益於智慧管理系統,産蛋量可以提升10%。今年産值預計3.5億元,如今已帶動周邊700多人靈活就業。
近年來,廣西因地制宜發展以“糖罐子”“菜籃子”“果盤子”“肉案子”等為代表的特色農業産業集群,持續助力農業增産增效。桂林永福羅漢果2024年産量約佔全國總産量的43%、全球的38%;玉林市博白縣、陸川縣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地位;桂南地區唱響“海洋牧歌”、建設“藍色糧倉”,2024年廣西海洋生産總值2580.9億元……
金秋風景好,最美是豐收。在位於北海市合浦縣閘口鎮群珠村的華寶水産養殖場,1520個蓋着藍色薄膜的溫棚蔚為壯觀。養殖場採取南美白對蝦精養技術,打造集約化、生態環保的園區式小棚對蝦養殖基地,陸基設施漁業變為“藍色糧倉”。養殖場負責人陳忠義説,依託現代化養殖方式,一年可養對蝦三季,産量是傳統土塘養殖的3倍以上。
豬牛上樓,魚蝦上岸,果蔬進棚,雞鴨上架,耕海牧漁……行走在八桂鄉野,經常可以看到各類現代化種植養殖模式。
在貴港市港南區的廣西揚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設施樓房豬場,飼喂系統精準投料,環境控制系統實時調節溫濕度,豬仔可以享受恒溫、呼吸新鮮空氣。“我們創建‘生豬在線、設備在線、管理在線’的數智化管理模式,可利用智能終端及時掌握生豬生長情況、豬舍環境參數等,實現從‘平面散養’到‘立體智養’的轉變。”公司副總裁高遠飛説。

這是廣西來賓市象州縣水稻豐收的場景。(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供圖)
金秋送爽,送來豐收的喜悅。數據顯示,2025年廣西早稻産量達481.8萬噸,單産為394.79公斤/畝。今年上半年,廣西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同比增長3.8%。其中,種植業增長4.0%,林業增長8.3%,畜牧業增長1.5%,漁業增長5.4%。(記者 黃慶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