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儀式感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當一片葉子悄然飄落
當早晚的風漾起清涼
白晝被秋風剪得越來越短
夜裏的露水越凝越重
秋風拂過山崗,樹葉漸成金黃
秋分節氣,翩然而至
秋分秋分,晝夜平分
蟬鳴漸止,銀杏新黃
光陰對折,天地平分一場秋色
秋風掠過廣袤的田野
大地仿佛被一支巨大的畫筆
描繪出片片金黃
天南海北,一派豐收的喜悅
這,就是秋分的儀式感
“秋分到,蛋兒俏”
秋分豎雞蛋的習俗由來已久
據説,與大多數日子相比
秋分這天將雞蛋立起來的概率
要比平時要容易
挑選一個光滑勻稱的新鮮雞蛋
輕輕地放在桌子上,大頭朝下
豎蛋時,手要穩、動作要輕緩
豎起的雞蛋,蛋黃下沉
從而使雞蛋重心穩定
成功的那一刻,驚喜滿滿
是對平分和平衡有趣的詮釋
嶺南地區有秋分吃秋菜的習俗
秋菜指的是一種野莧菜,俗稱“秋碧蒿”
將豬油加熱後
放入野莧菜爆炒
葷與素相互彌補也相互成就
既滿足了口腹之欲
還兼顧祛熱、清火之功效
若將秋菜與魚片一起滾湯
則稱為“秋湯”
人們在秋分時節品嘗這道菜肴
有祈求家宅安寧、身體健康的寓意
每當秋意漸濃
江南的河湖邊總會熱鬧非凡
螃蟹最肥美的季節到來了
“秋風起,蟹腳癢”
隨着天氣轉涼,水溫逐漸下降
經過幾個月生長的螃蟹
蟹黃和蟹膏日漸飽滿
民間因此有“秋風起,吃蟹正當時”的説法
中國人秋季食蟹的習俗由來已久
糖蟹、洗手蟹、花雕醉蟹、蟹釀橙
蟹黃豆腐、蟹粉小籠、禿黃油
……
與蟹相關的菜肴,不勝枚舉
最原汁原味的做法當屬清蒸
蒸制過後的秋蟹,色澤金黃
蟹鬥一掀開
蟹肉雪白晶瑩
膏黃金黃流油
掰開蟹身
那膏油便順着指尖流淌
吸吮而入,膩齒粘舌
用工具將蟹肉從蟹腔中剔出
搭配姜醋食用
更是鮮中帶甜,回味悠長
如《晉書·畢卓傳》所寫
“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
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
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節氣
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
陰陽相半、晝夜平分
自秋分起
白天越來越短
夜晚越來越長
隨着秋風漸起
北半球的光照時間也在減少
受此影響,不少人的心緒
漸漸泛起漣漪
甚至因此感到疲憊、煩躁
這多半是“傷春悲秋”裏的“悲秋”
遇此情形,不妨在晴好天氣裏
走到戶外,親近自然
曬曬太陽,適度運動
也與家人、朋友多聚聚多聊聊
都是值得推薦的秋日消遣
日出或日落時分
當你不經意間抬頭
一輪金色的太陽
正好懸在街道盡頭或是高樓大廈之間
你會不會被驚艷到?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秋分前後
是賞“懸日”的最佳時節之一
在我國很多地方
如果有方向很正的東西向街道
會在早上看到太陽從街道東邊冉冉升起
傍晚從街道西邊徐徐落下
這種場景就是“懸日”
不少攝影愛好者
和熱愛生活的人們
會在秋分前後的晴好天氣裏
拍攝“懸日”
記錄下日常的美好
也記錄下別樣的浪漫
唐代劉禹錫有詩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之於人
有時令人感受到蕭瑟、寂寥
有時則是另一番況味
今年秋分
將迎來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隨着各地陸續官宣“入秋”
我國大部分地區也開始了
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忙碌
春夏的經營
化作了秋收的喜悅
辛勤的付出,結出了甜美的碩果
秋分前後
天南海北,田間地頭
到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稻穀飽滿、麥穗金黃、玉米滿倉
……
如果你能想到的豐收僅限於此
小編忍不住要説一句
保守了,太保守了
秋分前後,橙黃橘綠
石榴綴枝棗漸紅
撫遠的蔓越莓、黃河口大閘蟹
萬寧的麵包果、信陽的芡實
諸暨的香榧、碭山的梨
這些你吃過沒吃過的物産
紛紛迎來收穫的季節
……
就連呼倫貝爾大草原結實漂亮的草卷
仿佛都透露着豐收的喜悅
四季輪迴,光陰似箭
秋天不僅是收穫的終點
更是下一場奔赴的起點
寶藏青年祝你
在忙碌與休息、付出與收穫之間
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
迎着絢爛秋光,積蓄能量
向着美好,不斷前行!
來源:新華網·寶藏青年工作室(作者:肇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