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河池市稅務部門錨定“以信促發展”,通過前置培育、精準修復、守信激勵等舉措,幫助企業將信用“軟實力”轉化為發展“硬支撐”。
為促進轄區內涉稅專業服務行業規範、有序發展,河池鳳山縣稅務局依託納稅人學堂,面向涉稅專業服務機構,組織開展專題稅務合規培訓,引導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樹立合規執業意識,提升執業和風險防控能力。
這樣的輔導在河池如雨後春筍般鋪開。南丹縣稅務局針對40戶新設立納稅人開展“信用培育計劃”,一對一講解從M級到B級的升級條件,指導企業規範納稅。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稅務局則聚焦當地特色産業精準發力,建立“一戶一檔”&賬開展專項輔導,持續打好合規經營“預防針”。
面對信用受損的企業,河池市稅務部門提供“一企一策”精準修復,持續鼓勵、引導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
廣西某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在2024年度納稅信用評價中,因未及時填報財務報表被扣3分,初評得分88分,僅差3分與A級失之交臂,企業將在融資授信、發票領用、稅費辦理等多領域受限。
河池市宜州區稅務局了解到企業信用修復需求後,“金鑰先楓”立即啟動“信用修復直通車”服務機制,通過“線上”平台推送“預警提示單”,線下深入企業,幫助企業成功修復納稅信用;同時,提醒企業做好稅務合規管理,避免出現其他失信行為。河池市宜州區稅務局負責人説:“信用修復不是簡單‘補分’,而是通過精準服務引導企業重回誠信軌道。”
河池市稅務部門積極落實守信激勵機制,強化納稅信用等級的應用,激勵守信納稅人用“無形信用”借貸“有形資産”。
巴馬百年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是納稅信用紅利的典型受益者。該公司以健全的財務核算體系和嚴格的經營管理流程,逐步積累起信用資産,憑藉A級身份經容缺辦理、極速審批“綠色通道”快速獲批3500萬餘元“銀稅互動”低息信用貸款,疊加27.4萬元的稅費減免優惠有效緩解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的資金壓力,保障旺季日均3萬瓶的生産需求、生産線智能化改造以及巴馬長壽水品牌推廣。
“資金壓力緩解,我們得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穩紮穩打,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與市場份額。”巴馬百年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負責人關雪華説。據了解,2024年巴馬縣共有101戶A級納稅信用企業,同比增長19%,“守信”理念在巴馬落地生根。
今年以來,河池市稅務部門遵循守信激勵機制,為依法誠信納稅的納稅人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通過深化“銀稅互動”,為A級納稅人定制“綠色通道”專享服務,持續增強企業納稅信用等級“含金量”,進一步提升納稅人守信意識,築牢誠信基石。(黎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