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重要分會場活動——防城港商業航天科技經貿促進活動在廣西防城港市舉行。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受邀介紹面向東盟的自然資源衛星遙感服務體系新進展。
依託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中國與東盟國家逐步建立衛星遙感應用合作機制與數據共享網絡體系,面向東盟國家開展數據交換及共享、公共産品研製及應用、遙感技術服務及交流,形成豐富多樣的應用需求與合作空間。
聚焦廣西和東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遙感應用關鍵技術攻關,搭建中國—東盟衛星影像處理系統,製作東盟區域衛星影像一張圖,研發GXRS-IIS多源影像智能解譯系統,形成服務具有廣西特點可服務東盟國家的AI解譯模型超過30個,構建面向東盟的自然資源衛星遙感服務體系。
在衛星遙感數據共享方面,依託自然資源衛星遙感雲服務平台國際版,編制面向東盟國家的衛星影像獲取保障方案,為東盟國家衛星遙感應用提供數據支持。目前已向東盟國家推送衛星影像2.2萬餘景,其中泰國11472景,老撾7967景,柬埔寨1573景,印度尼西亞4851景。截至今年8月31日,陸地遙感中心已獲取東盟地區衛星影像7.09萬餘景,年度覆蓋率達90%以上。
在項目示範應用方面,重點圍繞東盟及瀾湄區域開展衛星遙感技術服務與合作,內容涵蓋紅樹林、海草床、藍碳生態系統等海洋生態監測與修復,沿岸水質、海洋環境及重大災害鏈監測,以及土地分類等領域。同時,為泰國國家底圖製作提供數據支撐,聯合老撾開展高精度複合型測繪技術應用示範,並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進行連續三年地表水及生態環境監測,完成五個國家重要河湖水庫水面分析。此外,還開展了越南紅河口紅樹林空間分佈變化、文萊地表形變、中老鐵路沿線安全管控等工作,為建立面向東盟的衛星遙感應用合作機制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互訪培訓交流方面,派員出訪東盟國家,加強國際人才交流,深入對接合作需求。其中,在廣西南寧主辦的中國—東盟衛星遙感研討會已舉辦五屆,每屆吸引7個以上東盟國家超150人行業代表參會,展示中國自然資源衛星遙感應用成果,共促區域衛星遙感應用發展。

目前,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正在探索“人工智能+遙感”在東盟國家的深度應用,未來將強化跨境數據共享與智能技術輸出,構建智能應用場景,加強對外交流,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潘正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