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1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其間,廣西北港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海遵做客新華網訪談間,介紹企業人工智能與水運事業融合的創新規劃與成果。
黃海遵介紹,在本屆東博會上,北部灣港集團聚焦“向海圖強、開放發展”,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智慧水運網”為主要內容在南A中心進行展示。重點呈現全自動碼頭的高效運作,展示了船閘智慧擴能平台及多式聯運人工智能服務平台。
在談到推動“AI+”創新應用,助力開展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方面,黃海遵説,目前,在港口作業端,北部灣港集團已建成全球首創U型工藝布局的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應用AI無人駕駛(IGV)技術實現岸邊至堆場無人化倒運,智能理貨系統覆蓋全碼頭,累計完成超2000萬標箱作業的實踐數據為標準輸出提供支撐。在西江流域,構建船閘聯合調度系統,將長洲船閘效率提升25%,構建起內河與海港協同的智能調度範式,為東盟港口提供優秀的解決方案。
同時,北部灣港集團深度對接國家戰略,推動多項合作落地,在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合作中取得務實進展。北部灣港集團已在文萊摩拉港落地成熟的安全管控技術,在承接的項目內陸運輸體系中採用車輛北斗AI防疲勞監控設備,通過人臉識別與駕駛行為分析高風險駕駛行為,實現智能預警和干預,有效減少運輸事故發生率。同時,基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定位能力,為車輛提供最優的行駛路線,並通過對運輸車輛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幫助港口管理者更加精準地調度和管理運輸任務,全面提升港口物流運輸的安全管理水平。
“未來,我們將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智慧水運網建設為統領,持續探索‘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特色路徑,推動AI技術在水運全鏈條、全場景的創新應用。”黃海遵説,通過在廣西本地的集成創新與成功實踐,北部灣港集團致力於將“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智慧水運網”打造成為面向東盟的智慧物流應用高地與行業標杆,構建覆蓋“江、河、海、鐵、公”的多式聯運智慧物流生態圈,助力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産業鏈供應鏈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