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1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其間,廣西壯族自治區供銷合作聯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易新輝做客新華網訪談間,介紹廣西供銷大集的活動亮點、推進“人工智能+農業”應用的探索和成效、職業教育合作取得的成效和未來規劃。
易新輝介紹,本屆東博會上,廣西供銷大集首次設置“智慧供銷展區”和“供銷農産品展區”,集中展示全系統在科技助農、打造供銷新品牌方面的最新成果;首次邀請新疆、西藏供銷系統的14家優質企業參展,設立“832”消費幫扶展區;匯聚了“三鶴”六堡茶、“三冠”陳皮、三麓岩泉等近1000款特色産品,其中包括178款地理標誌産品和100餘款“832平台”消費幫扶産品,還特別推出了76款東盟特色新品。
此外,自治區供銷社上線了“桂供雲集”電商平台,通過線上常態化農産品貿易通道,助力廣西優質農産品進入東盟市場。
易新輝介紹,自治區供銷社緊緊圍繞“數智賦能”這一趨勢,積極推動AI技術扎根田間地頭。
農資保供更精準。自治區供銷社正加快搭建農資供應、農技諮詢、農機供需對接的信息化管理服務平台,借助該平台對農資的生産、庫存、銷售等數據進行實時採集和分析。
生産服務更高效。在農業社會化服務環節,依託大數據和智能終端,農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所需的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服務項目。
産品銷售更新潮。自治區供銷社的直屬企業廣西梧州茶廠,開展直播銷售。2025年上半年,“三鶴六堡茶官方直播間”直播銷售額達4000多萬元。
在職業教育合作方面,自治區供銷社主要取得三個方面的成效:
搭建高水平合作平台。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發起成立中國—東盟紡織服裝智造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打造“衣路工坊”“伊尹學堂”“電商谷”等國際産教融合平台。
輸出中國職教標準。與緬甸共享5部專業教材、7個教學標準,推動服裝製版師等4個工種職業技能鑒定出海,已有41名東盟國家教師考取中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開展大規模技能培訓。2016年以來,累計為東盟國家培訓職教師資和技術人才近6萬人次,覆蓋紡織服裝、餐飲、電商等領域。
未來,自治區供銷社計劃向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拓展,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個性化在線課程、開展跨境在線培訓,並開發虛擬倣真教學資源,培養“語言通、技術精、文化融”的區域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