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1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其間,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區長韋翯鈺接受新華網採訪,介紹西鄉塘區在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未來規劃。
韋翯鈺介紹,西鄉塘區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打造“智匯西鄉塘”科創高地,構建“AI聯東盟”開放格局,把握“創新贏未來”戰略機遇。
依託廣闊的場景應用市場、雄厚的科教人才資源、良好的經濟發展基礎等條件,西鄉塘與企業合作提出人工智能“G+C産業模式”,以政府為橋梁,鏈結企業技術、資源與市場需求,通過政策支持、場景開放、要素集聚,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産業深度融合,打造三個應用場景。
在教育領域,西鄉塘區與北京光年無限科技有限公司(圖靈機器人)達成戰略合作,依託其自主研發的教育垂直領域大模型及260項多模態交互發明專利,正式啟動“人工智能+教育”實踐路徑。目前,已推動AI助教、個性化學習輔助等教學場景深度落地,搭配校外智習室構建“校內+校外”全時空學習生態,為每個參與的學生配備專屬AI助教,通過AI分析學生知識結構,實現“因材施教”,為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提供“西鄉塘方案”。
在醫療領域,西鄉塘區與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北京水木智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重點打造“AI+智慧醫療管理助手”,通過自主可控的動態知識庫、領域知識圖譜、智能合約、生成式AI、專病大模型以及Agent智能體等技術,形成“AI+院內院外一體化健康管理服務”全生態閉環&&,實現社區居民及出院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給患者配套24小時不停服務、最優質的“數智健康助理”。
在社會治理領域,西鄉塘區傳承與創新運用“楓橋經驗”,計劃構建AI輔助協調化解社會矛盾&&,通過接入法律大模型,在響應速度、解答精度和服務維度上實現質的飛躍。通過AI分析,將矛盾糾紛有效分類,匹配人民調解、訴前調解、法院審判等不同化解路徑,形成良性互動的法律服務生態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