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1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其間,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呂繼兵接受新華網採訪時&&,期待借助東博會平台,展現中國鐵塔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助力行業轉型升級中的實踐與成效,變“通信塔”為“數字塔”“智能塔”,為數字中國、網絡強國建設貢獻鐵塔智慧與力量。
呂繼兵介紹,廣西鐵塔擁有9萬座鐵塔站址,遍佈城鄉、交通幹線、産業園區,形成了低時延、廣覆蓋、大連接的空間網絡。面向空間數智化治理,鐵塔研究發布“經緯大模型”,其視覺大模型擁有180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高達2000億參數,通用能力和算法精度大幅提升,目前已在應急、環保、林業、水利、農業等重點行業得到應用。
廣西鐵塔成立11年來,服務三大電信運營商、通過統籌深化行業共享,助力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和更安全”的歷史性發展,廣西建成覆蓋所有行政村的“雙千兆”網絡,邊境口岸、沿邊公路等通信網絡覆蓋率達100%,高鐵、高速項目覆蓋里程居全國前列,為建設網絡強區、人工智能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服務好通信行業的同時,廣西鐵塔持續深化資源共享,超1.2萬座“通信塔”變為“數字塔”,將鐵塔打造成為中高點位物聯網傳感器集成體,依託216種自研算法和行業應用大模型,集成森林防火、耕地保護、漁政監管、礦山監管、交通擁堵、反走私、動植物保護等20余個場景AI智能體,為千行百業裝配“千里眼”“順風耳”“智慧腦”,助力政府構建“大生態、大安全、大民生”數字治理體系。目前廣西鐵塔已建成全區最大中高點位視聯網,覆蓋超過10320平方公里區域,服務高空瞭望、森林防火以及環保、應急、交通等行業。
未來,廣西鐵塔將打造5G深度覆蓋精品網,高質量推進“信號升格”“寬帶邊疆”行動,促進城市和農村邊境地區“同網同質”;打造廣西全域感知網,加快變“通信塔”為“數字塔”“智能塔”,借助鐵塔“點多面廣、站高望遠”的資源稟賦和專業化運營優勢,快速建成可覆蓋全區的、統一的鐵塔高點監控感知網,為各行各業提供“視頻監控+AI+算法+平台”服務;助力低空經濟發展,利用鐵塔站址部署無人機地面起降設施、感知設備等,助力低空經濟“三張網”(設施網、空聯網、服務網)建設,深化“位置+感知+計算”與AI融合構建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大力推進“低空+全域感知”試點,打造“機塔聯動、靜動結合、空地一體”的全域感知標杆,推動每座鐵塔成為具有自主學習、智能感知、協同決策、泛在連接的通用智能體,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呂繼兵説,廣西鐵塔願與各界攜手,全力服務國家戰略,築牢人工智能時代的數字新基建底座,助力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