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9月19日電(記者朱麗莉)“東盟與中日韓地區人口和經濟總量均佔全球近30%,經貿合作持續展現出頑強韌性和旺盛活力。”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鄢東在東盟—中日韓産業鏈供應鏈對接大會上説。

近日,第22屆東博會框架下的東盟—中日韓産業鏈供應鏈對接大會在廣西南寧舉行,來自中國、東盟、日本、韓國等工商界代表交流發言,共商共議合作發展。會議期間,發布了《東盟—中日韓産業鏈供應鏈合作發展報告》。該報告系統分析了區域産供鏈合作的現狀,提出了未來合作的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
此次會議活動聚焦先進製造、綠色農業、數字科技等重點産業,充分發揮金融服務橋梁作用,助力區域企業開展對接合作。與會人士認為,面對日益嚴峻的國際經貿形勢,東盟—中日韓“10+3”合作已不限於傳統貿易,實現了全方位深化,“10+3”合作機制已成長為驅動區域繁榮的強勁引擎。
鄢東介紹,今年前8個月,中國與東盟及日韓貿易之和達1.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6%,佔中國外貿總額的26.8%。截至目前,中國與東盟及日韓雙向投資額累計已超過7000億美元。據預測,2025年東盟—中日韓地區經濟將增長約3.8%,繼續為全球經濟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劉珺&&,東盟與中日韓“10+3”合作機制,正是多邊主義與區域協同發展的典範。他建議共建規則,擁抱數字化,堅持綠色發展,深化金融互聯,共建更富有韌性、更綠色包容、更數字智能的區域産業鏈供應鏈新生態。
本次對接大會由商務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和中國工商銀行共同主辦。(完)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