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1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其間,北投集團副總經理、首席質量官張雲做客新華網訪談間,介紹北投集團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應用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效和未來規劃。
張雲介紹,本屆東博會上,北投集團重點展示人工智能在基礎設施、交通管養、跨境服務以及低空經濟等多個領域的融合應用成果。
在人工智能與基建融合方面,北投集團展示了天峨龍灘特大橋智能監控系統。
在人工智能與交通管養融合方面,北投集團推出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術的“檢 E”智能多維道路檢測車。
在人工智能與跨境服務場景融合方面,北投集團構建了跨境數字證照服務平台,提升跨境證照查驗的效率。打造馬來西亞多元文化大模型,支持馬來語、漢語等語言實時互譯及文化適配,同時為孵化多語言智能客服、跨境電商AI導購等場景應用提供核心技術底座。這些借助人工智能賦能跨境服務的創新模式,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搭建起高效技術橋梁。
在人工智能與低空經濟融合方面,北投集團打造了“一網統飛平台”,成功應用在G358國道的公路無人機巡檢項目上。
在與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方面,北投集團積極搭建開放合作平台,有效集聚國內外人工智能資源,攜手推進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
在談到北投集團開展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合作等方面內容時,張雲介紹,目前集團積極參與南A中心建設,北投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項目正式入駐南A中心;與馬來西亞MYEG集團共建中馬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首期展示空間已在吉隆坡Zetrix Tower建成啟用,重點展示中國AI企業在垂直場景的先進解決方案。集團與MYEG集團聯合打造的“中國—東盟數字證照跨境服務平台”入選廣西重大科技專項,“中馬證照通”項目已實現中國駕照在馬來西亞在線驗證;開展技術示範推廣,推動中國先進的智慧高速、智能建造、車路協同等技術在東盟國家的本地化應用。
張雲説,未來,北投集團將以“戰略先行、創新驅動”模式,充分發揮自身在技術研發、産業合作以及東盟市場拓展的優勢,通過資源整合與創新實踐加速企業轉型,打造中國—東盟AI創新樞紐,助力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