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破語言壁壘 接入17大智慧場景 會展“最強大腦”,這樣改變你我體驗

“AI東博智能客服”頁面截圖。
9月16日,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前夕,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展館入口處,“AI東博智能客服”二維碼引起了記者注意。用手機掃描之後,系統界面自動適配中文,一個名叫“合合”的虛擬形象微笑迎來。一場關於會展智慧服務的體驗就此展開。
“今天緬甸館有什麼活動?”記者對着麥克風問道。
不過兩秒,回答傳來,語音清晰、語氣自然:“今天是展前安全檢查日,展館暫不開放。明天上午9時正式開館後,緬甸作為主題國將舉辦開館儀式,並帶來‘魅力之城’密支那市展示、文化表演和經貿推介活動。”
記者繼續追問:“能帶我去吃老友粉嗎?”系統應答輕快:“當然可以。我可以為您推薦幾家地道的老字號,其中最近的一家在會展航洋城B2層。您也可以通過‘智慧餐飲’功能查詢更多餐飲選擇。”
……
這並非科幻電影場景,而是本屆東博會全面啟用的AI東博智能客服——一個集多語言、多模態、全場景於一身的會展“智慧大腦”。
切換至英文界面,用語音詢問如何辦理證件。系統立即生成圖文指引,細緻説明在線申辦流程,並補充道:“您可以隨時在系統中查詢證件辦理進度。”這種無縫銜接的服務,讓以往需要多方詢問的流程變得簡單、高效。
在“客商推薦”板塊,記者輸入“新能源汽車配件”,系統基於往屆數據和實時標籤,迅速匹配了幾家潛在合作企業,並附上匹配度分析、展位號甚至負責人的&&方式,企業的産品特色、展位信息一目了然。
握持手機,仿佛身邊多了一位永不疲倦、無所不知的會展助理。
這背後,是AI東博智能客服接入了涵蓋展前、展中、展後的17大智慧場景:從行程規劃、館內導航,到商事調解、客商推薦,甚至AR觀展、熱點話題互動,它幾乎能覆蓋參展者所有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它打破了語言的壁壘——東盟10國語言實時互譯,語音識別準確率超95%,甚至支持思考過程“可視化”,讓用戶清楚看到AI如何檢索、如何推理、如何作答。
這種透明,構建起難得的信任感。
展館現場,記者遇到多位東南亞參展商,他們正通過母語與系統交互。一位泰國採購商&&,通過語音對話,他快速找到了目標展區和簽約流程説明,“以前我需要帶翻譯、跑櫃&、排隊問詢,現在一部手機全部幫我搞定。”
項目組負責人陳志敏介紹,AI東博智能客服不僅是技術展示,更是廣西深化中國—東盟區域合作、推動會展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一步。“我們要做的,是讓會展更輕便、更智能、更包容。”
結束體驗前,面對手機屏幕上依然活躍的“合合”,記者在系統裏輸入最後一個問題:“明年還會有你嗎?”它回答:“只要東博會需要,AI助手就會以更智能、更貼心的方式陪伴每一位參與者。”
這一刻,記者意識到,人工智能正在做的,不僅僅是優化一場會展的效率,更是在重塑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交流的方式。
它讓跨越山海而來的每一個人,都能被精準理解、高效服務、真正連接。而這,正是“AI辦會”最大的意義。(記者 施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