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博會前,廣西召集民營企業家談了啥-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09/16 08:56:3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東博會前,廣西召集民營企業家談了啥

字體:

  在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前夕,廣西邀請了150家企業代表和部分商協會,召開了一場關於落實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求與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會。

  在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廣西究竟有何底氣邀企業“共赴未來”,又如何真正讓民企“放心投、安心幹”?會議直面過去廣西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止釋放政策信號,也給出了一份“誠意清單”。

  力挺民企的三個實在理由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是當前廣西的“必答題”,原因有三:

  第一是時與勢的呼喚。廣西處於“成型起勢的關鍵階段”,迎來了“歷史最好發展時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步入關鍵節點。

  如今的廣西,已不再是公眾印象中“偏安西南”的模樣——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地位日益凸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現“加速跑”,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正加快打造……“最好時期”,缺不得民企這股“活水”。

  第二是産與鏈的布局。依靠“緊鄰東盟”的優勢,廣西提出“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人工智能發展路徑,建設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國際合作高地。

  當前廣西的産業短板,恰恰是民企的廣闊市場空間——比如把國內發達地區的先進AI技術帶到廣西,與豐富的應用場景整合,再推廣到東盟的農業、製造業等領域。民企靈活、敢闖,既能補上産業鏈裏的“細枝末節”,也能在發展的潮頭中“挑大梁”。

  第三是地與利的迸發。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廣西是“連接點”,對內可聯動成渝、粵港澳大灣區,對外輻射東盟超6億人口市場。

  隨着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穩步向前推進,眾多民企可借助廣西區位優勢,開展跨區域加工、貿易等合作,同時享受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紅利。這一獨特優勢可以為民營經濟拓展發展空間。

  怎麼幫助民企借勢?

  越是關鍵期,越要看清障礙。這次會議沒有回避問題。

  過去,個別政策一定程度存在落實不夠到位的情況。此次會議明確要求,精準落實惠企紓困政策,絕不能讓政策成為“忽悠人的把戲”。這些話,是説給企業聽的,更是説給各級領導幹部聽的。

  讓民企借勢,要強調一個“信”字。一名在廣西投資多年的企業家認為,政策不是寫在紙上、挂在嘴上的,必須“説到做到”。為此,廣西提出要加強政策一致性評估和落實督導,重點治理“新官不理舊賬”問題,保持政策制定和執行的權威性、連續性。

  體制機制層面的改革探索也十分重要。堅決破除“小循環”“地方保護”,打破封鎖與壟斷,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持續打造“營商廣西·桂在便利”品牌……在賦能企業方面,聚焦人工智能“垂直應用”,幫助民營企業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

  如何讓企業安心發展?

  一個地方發展得好不好,企業家感知最直接。

  民企敢不敢來、願不願留,最後看的還是“安全感”:會不會被“吃拿卡要”?合法權益能不能保障?

  會議將“保障”直接挑明。一方面,要深入開展違規插手干預工程項目等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斬斷“灰色之手”,讓企業告別“小鬼難纏、吃拿卡要”的困擾,實現“辦事不求人、規則最公平”。持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

  另一方面,嚴厲打擊濫用行政權力行為,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規範涉企案件立案審查和管轄,加大對企業原始創新的保護力度,讓民企“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發展”。

  未來的廣西,值得民企更多期待。 (記者農冠斌)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