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區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平陸運河累計完成投資592.5億元
9月15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奮發有為推進‘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五場)獲悉,近年來,我區充分發揮“世紀工程”平陸運河戰略牽引作用,強化鐵路、公路、民航、郵政、水運互聯互通,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布局、提升運輸服務效能、深化智慧綠色轉型,推動全區交通運輸從“單點突破、局部發力”向“全域協同、系統升級”轉型,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平陸運河不僅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幹工程、加快交通強國建設的標誌性工程,更是廣西所盼、桂運所繫,江海聯運、山海協同的重大項目。我區秉持“通江達海、整體規劃、一次建成、系統運行”的理念,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平陸運河建設。截至9月10日,平陸運河累計完成投資592.5億元,佔總投資的81.5%。其中,土石方開挖、船閘主體混凝土澆築、航道工程分別完成總量的92.2%、92.8%、81.3%,預計2026年底建成通航。
聚焦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任務,我區加快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交通運輸領域實現基礎設施跨越式發展、運輸服務品質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區綜合交通網絡總里程達19.87萬公里。其中,高鐵運營總里程突破2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1萬公里,內河航道總里程達5868公里、高等級航道里程達1407公里。北部灣港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4年穩居全國前10。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穩步增長,年開行班列數量超1萬列。長洲船閘年過貨量排全國天然河流首位,郵政業務量增速躍居全國第一。如今,廣西已初步形成江海聯動、海鐵聯運、水陸並進、空港銜接的現代化立體交通格局,從祖國的“西南邊陲”躍升為面向東盟的“交通樞紐”。
據悉,我區將以平陸運河為牽引,加快建設現代化廣西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交通強區。水路方面,將緊盯平陸運河工程建設關鍵節點,全力做好運河“後半篇文章”,推動通道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勝勢;加快推進南寧(牛灣)至貴港3000噸級航道工程等21個續建項目建設,力爭防城港港30萬噸級進港航道工程(一期)、紅水河龍灘水電站1000噸級通航建築物工程等項目盡快開(復)工建設,推動右江航運提升工程納入國家“十五五”相關規劃。公路方面,確保來賓西過境線公路等12個高速公路項目(路段)建成通車,新增通車里程超400公里;持續推動上思至峒中口岸段等72個高速公路項目和112個路網項目加快建設,加快推進G7221龍勝—融安等4個項目前期工作;大力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基本實現全區鄉鎮通三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鐵路方面,建成南寧至憑祥鐵路崇左至憑祥段,推進黃桶至百色鐵路等7個續建鐵路項目建設,持續推進中越鐵路互聯互通,力爭黔桂鐵路增建二線年內順利開工。民航方面,建成南寧機場改擴建工程(二跑道),加快南寧機場T3航站區及配套設施建設,有序推進賀州、貴港機場前期工作。(記者黃遠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