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柳州企業正“智行”-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正文
2025 09/14 09:21:16
來源:廣西日報

人工智能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柳州企業正“智行”

字體:

原標題:人工智能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柳州企業正“智行”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柳州舉行寶駿輔助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製造“三智”深化合作簽約儀式,全面升級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據悉,雙方合作將催生出一款全新旗艦大六座SUV汽車——寶駿華境S。新車全係標配華為乾崑智駕、鴻蒙座艙、乾崑車雲,並首批搭載華為艙內激光視覺。

  人工智能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讓柳州企業走上“智行”的道路。“柳州計劃用5年時間,針對新興産業的終端産品開放全市超過100個示範應用場景,探索打造全空間無人示範區。”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穎&&。

  這份底氣,源自柳州5年前的布局。

  “2021年以來,聚焦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市本級財政支持科技經費達1億元以上,幫助企業突破91項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經濟效益超478億元。”柳州市科技局局長管偉榮介紹,“十四五”時期,柳州提出汽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主線是智能網聯和綠色低碳,特別是支持柳州企業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産品智能化。

  不僅僅是汽車,柳州推動的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覆蓋了435家汽車、鋼鐵、工程機械企業。這些企業通過開展數字化轉型,加速運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不斷實現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獲批自治區科技尖峰行動專項36項;在新能源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智能駕駛突破常規依賴地圖的限制,實現中國首個可覆蓋全國的無圖高速智能領航系統。

  ——柳鋼集團推動“數智柳鋼”建設,首個“AI數智鋼卷平台”今年在冷軋廠運用,可追溯冷軋鋼卷全生命周期産生的能源成本、備件消耗等數據,讓冷軋鋼卷生産成本下線即可實現結算。

  ——柳工在“全面智能化”戰略指引下,深度融入“智造”生態。挖掘機智慧工廠13分鐘下線一台挖掘機,實現年産能2萬台;裝載機智能工廠“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體智能物流體系高效運作,5分鐘下線一台裝載機。

  前沿技術陪伴傳統産業“智行”,而新興産業則加速推動製造業加速變革。

  ——今年6月,廣西首&工業人形機器人在優必選柳州智慧工廠下線。一批人形機器人已參與到東風柳汽商用車智能製造工廠造車環節,實現“柳産人形機器人”造“柳産車”。

  ——柳州無人駕駛汽車獲頒廣西首批功能型低速無人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牌照,標誌着廣西無人駕駛汽車正式從封閉場地測試階段,轉入開放道路測試階段。柳州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颶芯科技國內首條量産氮化鎵激光器芯片産線滿産達産,上半年産值同比增長107%,助力我國光電子科技和産業發展。

  ——風電産業“串珠成鏈”,嘉澤、金風等企業的“鏈主”效應逐步顯現。

  掃描柳州“人工智能+”,發展勢頭正勁:42家智能終端及機器人製造企業、12家廣西智能製造標杆企業、75家智能工廠、62家數字化車間,已形成年産2萬台智能服務機器人生産能力,構建起覆蓋6大系列50多種規格的機器人産業體系和智能終端設備産業鏈集群。

  統計數據為柳州人工智能産業作注腳:今年1—7月,全市人工智能産業形成産值57億元,同比增長23.7%;累計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2個,總投資39.84億元;完成工業投資3.56億元,同比增長11.3%。(記者 覃偉立)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