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製造”行動  -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9/08 18:42:16
來源:柳州市委宣傳部

柳州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製造”行動  

字體: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廣西柳州舉行寶駿“三智”深化合作簽約儀式,全面升級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是柳州市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製造”行動、全力打造廣西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暨産業集群創新基地的最新成果。

  當前,柳州以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建設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為契機,推動汽車、鋼鐵、工程機械等行業435家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加速企業運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不斷實現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在廣西新能源汽車實驗室,上汽通用五菱圍繞輔助駕駛、智能交互、智能管理和智能運維等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關鍵技術,展開了長達15年的深入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技術成果。

  柳州市科技局局長管偉榮説,“十四五”時期,柳州提出汽車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主線是智能網聯和綠色低碳,特別是支持柳州企業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産品智能化。2021年以來,聚焦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市本級財政支持科技經費達1億元以上,幫助企業突破了91項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經濟效益超478億元。

  今年以來,上汽通用五菱年度累計汽車銷量破百萬。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韓德鴻説:“我們將圍繞新能源技術、高質量産品線以及五個價值百億的自主産業群,來構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優化技術,加快發展電動汽車和智能化技術,推廣和普及精益製造模式,持續打造更好更智能的産品。”

  柳鋼集團大力推動“數智柳鋼”建設,在企業冷軋廠,首個“AI數智鋼卷平台”今年實現運用,可追溯冷軋鋼卷全生命周期産生的能源成本、備件消耗等數據,讓冷軋鋼卷生産成本下線即可實現結算,拉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柳工擁有全球領先的智慧工廠,在柳工挖掘機智慧工廠,13分鐘下線一輛挖掘機,實現年産能2萬台,柳工裝載機智能工廠,“地下、地面、空中”三位一體的智能物流體系高效運作,僅需5分鐘便能完成一台裝載機下線。柳工在“全面智能化”戰略指引下深度融入“智造”生態。

  今年以來,柳州新興産業持續煥發着新活力,新質生産力正推動製造業加速變革。全區首&工業人形機器人在優必選柳州智慧工廠下線,人形機器人參與到東風柳汽商用車智能製造工廠的造車環節中,實現“柳産人形機器人”造“柳産車”;廣西首批功能型低速無人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牌照頒發給柳州無人駕駛汽車,標誌着廣西無人駕駛汽車正式從封閉場地測試階段轉入開放道路測試階段,也意味着柳州智能網聯汽車産業又向前跨越一大步;颶芯科技國內首條量産氮化鎵激光器芯片産線滿産達産,上半年産值同比增長107%,助力我國光電子科技和産業發展;風電産業“串珠成鏈”,嘉澤、金風“鏈主”效應顯現……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長波説:“包括對一些重勞崗位、還有一些危險崗位、對身體健康有影響的相關崗位,都可以通過機器人的替換,給我們公司的降本增效帶來很好的改善機會。”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無人駕駛業務負責人李龍傑介紹:“我們將會持續在無人駕駛産品上加大研發力度,實現從低速到中速到高速各個層級産品序列的開發。希望在未來能夠結合上下游産業鏈,實現‘人工智能+’真正在傳統的新能源汽車産業基礎上迭代升級。”

  目前,柳州已形成“智造能力+場景應用”雙輪驅動的“人工智能+”發展格局,有42家智能終端及機器人製造企業、12家廣西智能製造標杆企業、75家智能工廠、62家數字化車間,已形成年産2萬台智能服務機器人生産能力,構建起覆蓋六大系列50多種規格的機器人産業體系和智能終端設備産業鏈集群。今年1-7月,柳州人工智能産業形成産值57億元,同比增長23.7%,累計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2個,總投資39.84億元,完成工業投資3.56億元,同比增長11.3%。

  柳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穎介紹:“柳州計劃用五年時間,針對新興産業的終端産品開放全市超過100個示範應用場景,探索打造全空間無人示範區。發揮政府、企業、學校和社會等多方資源,通過應用場景突破産品‘首試首用’和開拓産品市場,促進産業和市場有機銜接,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目標。”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