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西來賓市興賓區新一批駐村工作隊肩負使命奔赴鄉村,306名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投身鄉村振興一線,他們在桂中大地掀起鄉村振興的浪潮。
立足“中國糖都”核心區優勢,興賓區駐村工作隊把蔗糖産業提質增效當作“重頭戲”。他們攥緊黨建引領的“金鑰匙”,推動産業與組織深度融合,通過“桉退蔗進”專項行動啃下硬骨頭,清桉20.47萬畝、蔗進18.42萬畝,守住了産業根基;捧着“技術手冊”跑田埂,組織專家培訓400余場,1萬多名蔗農學習種植技術,單産水平節節高;揣着“政策清單”訪農戶,把糖料蔗脫毒苗推廣政策講透,50.4萬畝推廣面積落地、1.71億元良種補貼到賬,讓蔗農種得更有底;秉持“一根甘蔗吃幹榨盡”理念,創新驅動延伸産業鏈,協助完成蔗葉綜合利用總量約42.36萬噸,綜合利用率達69.9%。
如今,興賓區正朝着2025/2026年榨季進廠糖料蔗630萬噸以上、制糖全産業鏈總産值125億元以上的目標紮實邁進,蔗糖田成了農家的“聚寶田”。

甘蔗在興賓區糖料蔗水肥一體化基地里長勢喜人。興賓區融媒體中心 攝
興賓區工作隊循着“一村一品”的思路,在特色産業裏蹚出增收路。鳳凰鎮龍岩村曾是村集體經濟缺乏“主心骨”的村莊,工作隊駐村後扎進地裏做調研,測水土、找專家,最終把藍莓産業定為突破口。工作隊帶着村“兩委”幹部挨家算經濟賬,一週內幫87戶農戶捋順“村集體+企業+農戶”合作模式,280畝土地流轉順利落地,跑出産業落地的“興賓速度”。
目前,藍莓種植由首期150畝擴至245畝,帶動103戶農戶參與,棚裏常年有200多個就業崗位,村集體經濟年增收5萬元以上,閒置地變成年産值超1540萬元的“金棚子”。
如今在興賓,鳳凰鎮龍岩村藍莓、陶鄧鎮川山村生豬代養、平陽鎮平巨村金銀花、寺山鎮六力村茶油等特色産業串成了“矩陣”,工作隊牽頭搭起的“造血”機制,正讓越來越多村寨嘗到産業興旺的甜頭。

在興賓區藍莓基地裏,駐村幹部與工人一起查看藍莓生長情況。興賓區融媒體中心 攝
興賓區工作隊實施“暖心聚力”工程,構建“保障、關懷、激勵”關愛體系,指導落實駐村宿舍“基本設施”全覆蓋,為每個村級工作隊配備“暖心藥箱”,落實專項資金用於駐村經費、補貼、保險等保障,幫助解決駐村幹部子女入學、家屬工作調動等實事31件;創新“政策擂&+沉浸式課堂”模式,通過交叉調研、案例演示、技能比武,推動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從“政策新手”成長為“振興尖兵”。
面對基礎設施需要優化、特色産業鏈條亟待突破等挑戰,興賓區駐村工作隊以“百日深耕”為契機,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00多件,推動産業項目落地30多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