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祥産業園前7個月工業增速89.05% 沿邊開放“棋”活 發展動能澎湃-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9/05 09:44:56
來源:廣西日報

憑祥産業園前7個月工業增速89.05% 沿邊開放“棋”活 發展動能澎湃

字體:

原標題:憑祥産業園前7個月工業增速89.05% 沿邊開放“棋”活 發展動能澎湃

  初秋的南疆,餘熱未消。在友誼關智慧口岸建設現場,大型吊車有序作業,技術人員正緊張進行系統聯調聯試。來自越南的貨車司機潘俊輝熟練地通過新安裝的智能終端完成掃碼、申報,短短幾秒,綠燈亮起,他的貨櫃車平穩駛入中國境內。“越來越快了!以前總要排長隊,現在就像駛上了通關‘高速公路’。”潘師傅的感慨,成為憑祥産業園高速發展的生動寫照。

  2025年1—7月,這座位於中國—東盟開放合作前沿的産業園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19.29%,工業增速高達89.05%……數字背後,是憑祥産業園圍繞“大通道”構建“大平台”、發展“大産業”所凝聚的澎湃動能,是一場聚焦基礎設施、招商引資、制度創新與改革效能的全面攻堅。在這片熱土上,正在不斷上演邊關弄潮、跨越發展的精彩故事。

  智慧口岸 通關駛上“高速路”

  9月1日,晨曦初照,友誼關口岸已車流如織。“現在不一樣了!用手機提前申報,到卡口‘掃一掃’,系統自動比對放行,最快十幾秒就能通過,再也不用擔心貨物延誤了。”潘俊輝對今年口岸的通關效率提升感受尤為深刻。

  這一變化,源於憑祥産業園全力推進的全國首個中越跨境智慧口岸建設。近年來,園區緊扣産業鏈升級與跨境規則對接需求,在海關、邊檢等多部門協同下,首創“並聯式智能通關”模式,打破傳統串聯流程,依託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口岸執法數據互聯互通、指令並行、風險智能研判。車輛一進入指定區域,系統即同步啟動申報核驗、艙單傳輸等流程。“這相當於在口岸物理空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數據‘並聯快跑’,大幅壓縮了車輛與貨物的滯留時間。”一位口岸建設負責人形象地解釋道。

  這一創新實踐於今年6月進入大型設備與系統聯調聯試的關鍵階段,獲突破性進展,並因其顯著成效獲國務院肯定,被納入《中越聯合聲明》,成為國家級的制度創新典範。智慧口岸的建成,為友誼關裝配了數字化“超級引擎”,讓跨境運輸變得更加高效順暢。

  智慧口岸的突破,是憑祥産業園上半年深化制度創新、擴大沿邊開放的代表性成果。園區同步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強基”工程,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據統計,1—7月園區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1400億元,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97億元,同比增長55%。

  項目落地 發展築牢“基本盤”

  在憑祥産業園的龍馬管控集團(崇左)高端裝備製造基地項目工地上,機械轟鳴,大型運輸車輛往來穿梭,一棟現代化廠房已初見雛形。園區項目服務專員石海坤頭戴安全帽,正與施工負責人核對工程進度。

  “一號廠房鋼結構要盡快封頂,設備進場時間絕不能延誤,基礎必須打牢。”石海坤語氣堅決。今年以來,園區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招商引資落地實踐。龍馬項目是園區重點推進的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之一。為保障此類重大項目順利實施、早見成效,園區多措並舉、全力推進。

  堅持規劃引領,一張藍圖繪到底。上半年,園區結合重大項目落地新需求,對總體規劃及夏石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了科學動態調整,確保項目布局與遠期發展相協調。“我們堅持規劃隨項目動態優化,以規劃定方向,既滿足近期建設,也不偏離長遠發展的總體框架。”産業園規劃部門負責人&&。

  全力攻堅配套建設,補齊短板弱項。石海坤所在的項目專班聚焦打通“卡脖子”環節,重點保障龍馬項目等重大工程的水、電、路、氣、訊需求。除了生産廠房,周邊路網、給排水、電力保障和生活服務設施(如“鄰里中心”)也同步推進。持續強化的配套設施,顯著增強了園區的承載力和吸引力。

  強健産業“筋骨”,也離不開招商引資的源頭活水。1—7月,園區新簽項目投資總額209.75億元,顯示出産業鏈招商的精準高效。新簽約的優質項目與加速建設的重大項目共同構築起工業投資強勁增長的“硬支撐”。

  改革增效 服務擦亮“金招牌”

  在憑祥産業園企業服務中心,“幫代辦”專員劉燕忙個不停。上午9時,她迎來了當天的第一批客人——新入駐園區的一家電子組裝企業代表李龍飛。“您項目的立項備案材料已審核完成,系統申報已提交,批復文件今天下午出具。土地預審手續清單在這裡,下午我陪您到自然資源窗口辦理,資料都已備齊……”劉燕語速快、行動更利落,對企業流程了然於胸。

  聽着她條理清晰的介紹,原本為手續發愁的李龍飛寬慰許多:“太感謝了!我們初來乍到,有‘幫代辦’省心又省力,感覺一個月的事一週就能辦妥!”劉燕笑着回應:“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幫企業省時間,就是為園區添動力。”

  劉燕的工作狀態,是産業園推進改革創新、強化協同聯動的真實寫照。“幫代辦”機制是今年園區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的創新舉措。

  以往,企業落地需辦理規劃調整、土地報批、環保審批等事項,往往得多頭跑、耗時長,甚至有時遇到縣市規劃與園區不一致的問題。為此,園區管委會建立常態化協調會議機制,由市領導牽頭,定期組織自然資源、林業、生態環境及相關縣市單位與園區共同進行專題會商、現場調度,高效破解用地、報批等共性難題。李龍飛項目前期遇到的規劃調整問題,正是通過這一機制迅速得以解決。

  創新機制,服務效能大幅提升。為切實解決企業“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問題,園區構建了“幫代辦”服務體系,專員如“全職保姆”一般,為企業提供從註冊、立項到規劃許可的全生命周期免費代辦服務。企業只需提供基本材料與需求,其餘溝通、催辦、跑腿工作均由專員包辦。截至目前,園區已承接崇左市、憑祥市及寧明縣委託下放的176項管理事項權限。(記者 管林華 憑祥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黃 聰)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