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桂林市資源縣河口瑤族鄉猴背村的高山黃金百香果迎來一年中的盛果期。全村400余畝黃金百香果陸續進入採摘期並批量投放市場。這批特色果品以其卓越的品質和鮮明的風味,成為猴背村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支柱産業。

猴背村百香果園中挂滿了果子。
“我們這裡産出的百香果果肉飽滿、甜度高、香氣濃郁,富含維生素及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不僅口感爽滑、酸甜適中,更具生津止渴、促進消化、增強免疫力的功效。”河口瑤族鄉猴背村黨支部書記李林介紹。
因其果皮厚實、纖維密度高,耐儲運特性明顯,深受批發市場和電商平台青睞,高山黃金百香果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星農産”。“經過多年品種優化和生態種植實踐,我們村裏很多農戶都種了百香果,品質都很好,今年很暢銷。”農戶李謨俊一邊打包裝箱剛採摘的新鮮百香果一邊説。
近年來,猴背村將黃金百香果種植作為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的重點方向,採取“合作社+基地+脫貧戶”模式,整合資源、統一標準、聯動市場,目前共帶動50余戶脫貧戶穩定參與種植,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7.6萬元,産業效益持續釋放。
2025年,資源縣首個智慧農業示範區在猴背村正式投入使用,為百香果産業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通過智能水肥一體化、氣候自動監測、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系統,資源縣實現了百香果種植管理的精準化和輕簡化,果品質量和産量穩步提升,品牌競爭力不斷增強。
“目前村內百香果種植面積有400余畝,今年預計總産量能達到70萬斤,年産值約達450萬元,農戶每畝純收益1萬元。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品牌建設,打造猴背村自己的百香果品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李林説。

猴背村的智慧農業示範區集中監測中心。
作為曾經的深度貧困村,猴背村如今依靠小小百香果實現了美麗蛻變。該産業不僅成功幫助村民脫貧摘帽,更先後助推村莊獲評自治區鄉風文明建設示範村,其“‘小小百香果’巧變鄉村振興‘致富果’”案例入選多級精準幫扶與鄉村振興優秀項目,示範效應顯著。
在這一富民産業的發展過程中,廣西師範大學作為後盾幫扶單位,多年來持續提供技術和資源支持,為百香果産業的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目前,猴背村在廣西師範大學的繼續支持下,正進一步推動百香果産業規模化和品牌化發展,拓展精深加工鏈條,開發果漿、果乾等高附加值産品,同時積極對接線上銷售平台和冷鏈物流系統,助力“猴背百香果”走出廣西、邁向全國。

農戶正在展示剛摘下的百香果。
“每年在中秋節咱們都會向村裏選購一批百香果回學校供師生們品嘗購買,今年村裏面還跟順豐快遞達成了合作協議,近期猴背村的百香果第一批上市,已經向北京、上海等地發出了第一批黃金百香果,熱烈歡迎大家來咱們猴背村進行品嘗和購買。”廣西師範大學選派駐猴背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徐夏帆説。(莫京霖 潘孟陽 林木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