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平陸運河青年樞紐魚道啟用 為魚類安全遷徙和流域生態平衡提供全天候科技保障
作為平陸運河打造“綠色工程”的重要載體,青年樞紐魚道已於2024年4月全面建成並通過驗收。8月20日,記者從平陸運河集團了解到,青年樞紐魚道配套的智能監測系統已於近日正式投入運行,意味着這一國內首創的趕潮河段魚類洄游通道正式投入使用,也標誌着平陸運河項目生態保護工程取得新進展。
青年樞紐魚道採用“豎縫式+鰻魚道”雙通道設計,針對性解決欽江流域魚類洄游需求。其中,豎縫式魚道總長487.4米,設有120個池室和3個休息池,為赤眼鱒、鯪等魚類提供洄游通道;專設的鰻魚道以15°斜坡水槽配合塑料攀爬基質,成為國內首個為鰻鱺、合浦絨螯蟹等攀爬習性魚類設計的專用通道。工程創新採用“梅花樁”底部結構及45°導流角隔板,確 保不同體型魚類(40—600mm)的通行效率。青年樞紐魚道不僅打通了阻隔欽江魚類洄游60多年的“回家路”,更為地區水生生態穩定築牢根基。
魚道配套建設了覆蓋全流程的智能監測系統,涵蓋誘魚設施、魚類識別計數設施、聲吶計數設施、魚類監測設施、水文水質監測設施、綜合監測信息平台等6類核心設施及綜合信息平台,可實現“數據一屏匯聚、狀態一屏可知”。智能監測系統自8月14日試運行以來,下游聲吶監測設備已監測統計魚類上行1025條、下行966條,水位、水質、流速數據均保持正常。平陸運河魚道監測系統的啟用,為魚類安全遷徙和流域生態平衡提供了全天候科技保障。
據介紹,平陸運河集團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努力將平陸運河打造成為“工程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項目首創的趕潮河段魚道設計、鰻魚專用通道等技術方案,已形成可複製的生態工程經驗。該工程項目不僅為國內運河建設中的生態保護提供了示範樣本,也為進一步推動水運行業綠色轉型升級提供了寶貴經驗。
目前,青年樞紐魚道已成為平陸運河生態保護的新亮點,可通過透明觀察窗近距離觀賞魚類洄游奇觀。未來,平陸運河將持續優化監測系統,為打造世界級生態運河提供數據支撐。(記者何璨汐 通訊員龐斌 陳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