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治理顯成效 美麗藤縣展新顏-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8/21 09:09:21
來源:新華財經

垃圾治理顯成效 美麗藤縣展新顏

字體:

  近年來,廣西藤縣持續完善縣鄉村三級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置設施,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水平。

  走進廣西藤縣低碳循環經濟産業園,機械轟鳴、吊臂升降、車輛穿梭……施工現場熱火朝天,項目建設蹄疾步穩,這裡正在打造包含中轉站運營、垃圾轉運、垃圾分揀、無害化處置等多功能的綜合型産業園。這僅是廣西藤縣生活垃圾治理新圖景的一角。近年來,藤縣持續完善縣鄉村三級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置設施,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水平。

  “十四五”以來,藤縣針對不同鄉鎮特點,構建差異化生活垃圾處理體系。據統計,目前藤縣生活垃圾産生量約500噸/日,主要通過“梧州靜脈産業園處置、藤縣填埋場處理、鄉鎮處理中心消化、其他方式補充”四種途徑實現全處理,基本形成“初步收集、分級轉運、科學處置”的治理格局。

  隨着城鎮化不斷加快,縣城常住人口大幅增長,以及廣西建暉紙業、翅冀鋼鐵等重大工業項目落地投産,帶動大量人員返鄉,外來務工人員也越來越多,全縣生活垃圾産生量持續增長。面對增量壓力,藤縣提前布局完善規劃,加快推動現代化的垃圾處理體系建設。

  加大垃圾處理資金投入,提升鎮村垃圾收運能力

  為築牢生活垃圾處理硬體基礎,藤縣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提升垃圾處理能力。2021年以來,共投入約1.75億元用於垃圾處理,建設垃圾中轉站以及購買大型轉運車、三輪轉運車、人工翻鬥車等設施,在17個鄉鎮建設垃圾收集亭1000多座,購置垃圾桶1.8萬個,實現全縣302個村(社區)全覆蓋,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轉運體系硬基礎,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參與垃圾收集,極大地提升了垃圾處理率。

  隨着垃圾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清運頻次大幅提升,村居環境顯著改善,以往有垃圾、有異味的公路沿線、村道小路變得乾淨整潔,村民的環保意識隨之增強,隨意棄置垃圾的現象已明顯減少。村民從最初對垃圾亂扔亂堆的“無所謂”,逐漸轉變為主動將垃圾投放到指定收集點的良好習慣。“以前垃圾沒地方丟,只能丟棄在河邊或路邊,現在大家都自覺地放進垃圾桶了,環境越來越好。”村裏周奶奶説。

  此外,藤縣建立了“運費補貼”機制,縣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保障全縣生活垃圾收運體系的正常運轉。同時,遵循“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理念,全縣每年收取的保潔費全部用於村莊保潔。經費的持續投入,為生活垃圾處理從收集、轉運到處置的全流程提供了資金保障,生活垃圾長效治理體系逐步形成。

  建設低碳循環産業園區,垃圾處理産業加快形成

  藤縣轄302個村(社區),超110萬人口分佈在近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廣闊的地理空間、山水密集相間的地形地貌與高度分散的居住分佈,極大地增加了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的難度與成本。與此同時,隨着工業化進程加快,也産生了大量工業垃圾,使原有的處理系統負荷持續加重。

  為推進垃圾規模化、無害化處理,根本性解決垃圾處理問題,藤縣在“十四五”初期就前瞻謀劃,經過對全縣城鄉人口分佈、交通連接條件以及垃圾處理現狀的調查,啟動了低碳循環經濟産業園項目,謹慎選定了位於縣域地理中心位置附近的垃圾焚燒電站項目選址,充分論證了建設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和垃圾清運體系的科學性、經濟性和必要性,做到既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又美化人居環境,是實現人口大縣、國土大縣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最佳選擇。經過幾年的努力爭取,該項目於2024年12月成功納入廣西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規劃(2020—2030年),2025年初全面啟動建設,預計將於2026年下半年建成投運。

  “項目建成後,將徹底解決藤縣面臨的生活垃圾處理問題,垃圾轉運及處置費將進一步降低。同時每年可向電網輸送清潔電能約6000萬千瓦時,節約標煤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萬噸,並可為下游企業提供充足的熱源,綜合産值超8000萬元。”藤縣住建局負責人介紹。

  從完善設施到更新觀念,從傳統收運走向“村收—鎮運—縣處理”閉環運轉,再到低碳循環經濟産業園落地,藤縣生活垃圾治理實現了由“臟亂差”到“潔凈美”的蝶變。如今,村莊清爽、城鄉整潔、群眾滿意,治理體系日益健全,長效機制持續鞏固,既留住了鄉愁,又煥發了生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綠色動能。(崔傅成)

【糾錯】 【責任編輯:牙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