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8月17日電(牙舉成)位於祖國大西南的廣西柳州,不僅有秀麗的山水,也有百年工業歷史。
在這裡,既有汽車、機械、鋼鐵等重工業企業,也有讓螺螄粉香飄世界的食品企業,還有一家致力於服務女性健康的醫藥企業——花紅藥業。
廣西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簡稱“花紅藥業”)以一款花紅片名聲大噪,成為婦科用藥的主力産品之一,過去十年(2015-2024年),其旗下産品花紅系列(片、顆粒、膠囊)銷售盒數超2億盒。
這家始建於1971年的藥廠,從瀕臨破産的小藥廠逆襲成為國家重點中成藥企業,從單一的藥品發展成為擁有60多個藥品,並集藥材種植、科研、生産、銷售於一體,它用自己50多年的奮鬥,成長為扎根本土,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常開不敗的“花”,也詮釋着一家民營企業的發展韌性。
“花紅藥業曾是負債4000多萬元、瀕臨破産的藥廠,經過‘以利潤換市場’‘以股權換發展’‘以速度換安全’三次重大戰略轉折,逐步發展成為全國知名藥企。”花紅藥業品牌創始人、董事長韋飛燕介紹,花紅藥業將於今年底前整體搬遷至新基地,這是繼2004年生産車間全部遷入柳江GMP生産基地後的再次整體搬遷。
此次整體搬遷,不僅是“改頭換面”,更是一次“脫胎換骨”。
在花紅藥業的新基地裏,廠區屋面、停車位布設了光伏新能源,4棟新廠房整齊排列,走進生産車間敞亮的參觀通道,透過玻璃窗就能將現代化生産線盡收眼底。

花紅藥業新基地裏的自動化生産線。牙舉成 攝
花紅藥業副總裁兼生産中心總經理張艷華介紹,中藥的成分複雜,加工的工藝、技術要求高,“我們克服了中藥纖維品種多只能採用中低速壓片機的問題,引入適合公司産品的高速壓片設備,壓片效率提升5倍左右。”
此外,花紅藥業還引入中藥材選、洗、切、烘一體化生産線,解決了以往需多人操作且反復轉運的問題;引入多&智能化、自動化設備,讓消腫止痛酊等多款産品實現從投料到産品入庫全流程封閉連線生産,産能大幅提高。
除了科技賦能,科研創新也伴隨着花紅藥業成長、發展與突破。

花紅藥業新基地裏的固體車間制粒工序。牙舉成 攝
“研發人員從當初的10多人增加到了現在的40多人。”花紅藥業藥學研發與專利信息部總監韋金燕介紹,花紅藥業一直注重産品的創新研發,每年投入超2000萬元用於科研創新,並與中國藥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校開展戰略合作,創新成果日益豐厚,近年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增長率維持在25%以上,累計申請專利269項,授權專利187項。
截至目前,花紅藥業共有66個藥品批准文號,其中31個品種列入 “國家醫保目錄”,17個産品入選“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花紅片、花紅膠囊、花紅顆粒、消腫止痛酊、葛根芩連丸、解毒生肌膏等13個産品為全國獨家産品,擁有獨立知識産權。

工作人員在調試設備參數。花紅藥業供圖
“前陣子‘出圈’的‘蘇超’聯賽上,便有着消腫止痛酊的身影,這是花紅藥業通過‘戰略聚焦+創新突破’的雙輪驅動,拓展應用場景、強化品牌年輕化認知的一次生動實踐。”花紅藥業行政部總經理劉鵑説。
此外,花紅藥業根據市場需求變化,注重新藥研發與二次開發,成功研製無糖型花紅顆粒、清熱去濕片等新藥;其中無糖型花紅顆粒項目獲2023年中國民族醫藥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花紅藥業依託母品牌,不斷打造細分領域領導品牌,逐步形成以花紅婦科賽道、母品牌相關大健康品類、特色單品多個以細分賽道産品+子品牌的利基市場強品牌策略,打造花紅藥業品牌矩陣。目前已形成藥品經營、生産銷售及女性健康服務等多元産業結構。
作為“土生土長”的“廣西老字號企業”,花紅藥業持續吸納當地人就業。本地員工佔全部員工的70%左右,近十年累計納稅約4億元,有效助力當地就業,為當地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此外還積極與多方攜手開展“紫荊健康・因愛花紅”“健康中國母親行動”“花紅壯苗計劃” 等公益項目,累計捐款捐物超4000萬元,以實際行動詮釋社會責任與擔當。
未來,花紅藥業將致力於推進中醫藥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提供更多優質、高效的中醫藥産品和服務,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這朵在八桂沃土浸潤下生長起來的“花”,歷經半個世紀的盛放,將在傳承和創新中愈開愈“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