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産業破繭 新興産業成勢-新華網
新華網 > 廣西 > 政務信息推廣 > 正文
2025 08/14 10:58:58
來源:廣西日報

傳統産業破繭 新興産業成勢

字體:

  原標題:傳統産業破繭 新興産業成勢

  八月的福綿,紡織車間的智能機械臂正精準地接續紗線,抽水蓄能電站的樁基深入岩層,招商團隊的身影奔波在粵港澳大灣區……這幅動態發展圖景的背後,是福綿區以玉林市“三大攻堅突破行動”為綱,交出的經濟高質量發展答卷:

  上半年,福綿區8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衝入全市前三,GDP同比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高於全國3.1個百分點、高於廣西1.6個百分點;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分別以18.04%和260.87%的增幅,超額完成今年年初目標。

  福綿區區長劉猛&&:“我們堅持實幹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説話、讓人民評價,在‘十虎競玉林’中持續打好工業升級、項目攻堅、招商引資組合拳,推動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競出發展新速度。”

  工業築基 傳統紡織業智變升級

  走進廣西百盛紡織有限公司紡紗車間,可見一台&紡紗機如列兵般整齊排列,機械手在機組上來回巡邏,靈巧地完成斷紗檢測、紗筒更換等工序。這個曾依賴人海戰術的傳統企業,如今僅需120名工人便可“駕馭”每天70多噸紗線的産能。

  “去年,我們獲得了自治區800萬元工業振興專項資金支持,完成了對老舊設備的‘大升級’。”面對記者的採訪,該公司總經理方涌波言語中滿懷感激之情。

  在專項資金扶持下,企業得以升級設備、擴容增産。其中,投入過億元打造的智能化生産線,正顯著轉化為上揚的生産數據:1—6月産值達1.3億元。

  該企業的蛻變並非個例。在福綿區經濟貿易和科學技術局副局長龐曉宇的記事本上,記錄着政策落地的“乘法效應”:1—7月,福綿區共爭取到自治區統籌支持工業振興專項擬補助資金2770萬元、工業經濟工作政策補助資金共265萬元、一季度開門紅政策補助資金326.6萬元,涉及企業共55家。有20家企業申報金融惠企財政貼息政策,解決了融資難問題。

  項目資金能申盡申,政策紅利應享盡享,資金兌付及時到位,全面激活企業投資熱情,也換來了可圈可點的發展成績:

  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92家,産值增長4.6%;機械製造業發展快速,規模以上機械製造業産值增長36%;小家電發展迅猛,逸威家電、萬由家電2家企業投産,漢光科技新增電壓力鍋等21條生産線,家電産業産值增長330%。

  此外,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産業”,推進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生態産業園5G智慧園區、AI智慧工廠建設,百盛、坤達、精記拉鏈等數字化、自動化車間不斷涌現。上半年,福綿區新增萬由電器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家,總數達129家,排玉林市第二位。

  項目為王 建設裝上加速器

  近日,在福綿鎮福西工業區的玉林市牛仔服飾製造項目建設現場,可見項目樁基施工、土地回填等建設正在緊張推進中。項目於1月6日開工,目前已獲增補為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

  玉林市牛仔服飾製造項目是福綿區推動玉商玉工回歸向縱深發展的重要園區,由玉商回歸企業廣西聖健華服裝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規劃面積約310畝,項目總投資25億元。

  “我們不僅要生産牛仔褲,更要建立從研發到銷售的全産業鏈。這個項目,是通過牛仔産業升級和技術革新,打造綜合性牛仔産業集群。”項目負責人指着規劃圖介紹,項目完工後可孵化更多規模以上企業,促進福綿牛仔紡織服裝全産業鏈發展壯大。

  重大項目的加速建設,源於福綿區奮力推進項目,推動投資質效快速提升。縱觀上半年,玉林市牛仔服飾製造項目等4個重大項目實現開竣工;抽水蓄能電站等36個自治區、玉林市層面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上半年完成投資21.57億元。其中,環北廣西工程(福綿段)完成投資5.4億元,抽水蓄能電站完成投資1.76億元。

  更關鍵的是,福綿區全力爭取項目資金,上報超長期國債項目等各類資金項目71個,已爭取到5.98億元資金支持,為項目建設裝上加速器。

  招商聚能 引資工作和玉商回歸創新高

  福綿區有“世界褲都”的美譽,在這背後,福綿人清醒地認識到“紡紗弱、印染強”的産業失衡。

  當前,福綿牛仔紡織服裝産業已形成涵蓋紡紗、織布、印染、服裝加工等完整産業鏈,年産值突破300億元。然而,“中間粗、兩頭細”的産業結構,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

  福綿區突出開展紡紗織布關鍵環節招商和項目落地。今年以來,隨着玉林市宜雁實業有限公司的投産,“弱項”正在變強。

  在宜雁紡織的廠房裏,3&總價值2400萬元的紡紗機填補這一空白。但工廠日夜生産,紡織産品也僅能滿足該園區部分下游企業的紗線需求。

  “我們是作為産業配套企業引進,今年6月13日試産。如今每天25噸紗線的産能,直供本地牛仔褲廠,仍供不應求。”總經理姚兆龍的話語中透着甜蜜的煩惱。

  福綿區經濟貿易和科學技術局局長陶偉介紹,當前,隨着宜雁紡織的投産,投産的紡織企業已增至20家。今年上半年,三衣服飾、佰通服飾、溢棉科技等已落實土地,産業鏈弱項也將快速獲得補強。

  從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到新興産業的蓬勃崛起,産業鏈條正在走向結構優化、韌性增強。

  招商團隊的作戰圖上,標注着最新戰果:上半年簽約項目21個,總投資52.5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50%;玉商回歸項目17個,總投資28.4億元;玉商回歸産業園福綿智能家電燈飾製造分園、玉商回歸創業産業園、玉林市牛仔服飾製造項目全面建設。

  大抓招商,並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福綿區在對接融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産業招商活動中,成功簽約了AI智慧工廠和智慧園區、牧馬人服飾、麗琳春色服裝等7個項目,總投資20.2億元。

  “我們不是在簡單招商,而是在編織一張産業共生網。”福綿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黎慶武介紹,福綿區聚焦紡織服裝、機械製造、家電燈飾等重點産業開展“大抓招商引資”攻堅突破行動,上半年開展招商活動17批次,考察企業65家,接待企業考察100多批次。

  此外,舉辦福綿區2025年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2次,促成萬由家電、凱逸服裝、參皇集團300萬羽蛋雞産業數智領航工程等8個項目簽約,總投資29.1億元。(記者 蒙進煌 鄧盛龍 張鈺斌 通訊員 伍澤天 龐飛勇)

【糾錯】 【責任編輯: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