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以來,廣西天等縣利用大學生暑期返鄉的契機,一邊組織村(社區)梳理志願服務項目清單,一邊組織大學生志願者按專長接單。這場暑期基層“雙向奔赴”正悄然重塑鄉村治理的“毛細血管”。
在天等縣龍岩社區,共青團天等縣委組織開展“七彩假期 鄉村兒童守護陪伴營”志願服務活動,返鄉大學生志願者為孩子們上閱讀分享課。

大學生志願者上閱讀分享課。
“龍岩社區是全縣最大的易地搬遷小區,留守兒童多,去年團委開展‘七彩假期 鄉村兒童守護陪伴營’志願服務活動,解決了社區留守兒童假期教育問題。”龍岩社區第一書記陳新説。
精準對接需求,正是今年暑期大學生志願服務的突破點。天等縣委社會工作部前置指導村(社區)根據需要形成“志願服務清單”,再由共青團天等縣委引導返鄉大學生按專業“對號入座”,重點圍繞留守兒童暑期教育、防詐宣傳、防溺水宣傳、鄉村建設、科技服務等項目,組織大學生通過“鄉—村—志願者”三級聯動機制,在全縣範圍開展大學生志願服務活動。
天等縣進遠鄉岩造村今年夏天有一個特別的“訂單”——繪製50米長的墻繪,這份清單被開展暑期“三下鄉”的廣西民族師範學院藝術學院大學生志願服務隊全盤接單。
“岩造村打造文化墻繪已有好多個年頭,目前村中球場邊上近50米圍墻還是空白點,群眾建議通過墻繪打造岩造村新打卡點。”進遠鄉副鄉長、岩造村工作隊長黃炳強介紹道,“在岩造村鄉賢會成員的引見下,進遠鄉主動向廣西民族師範學院提出了志願服務需求清單,並達成合作。”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藝術學院組織31名美術專業學生黨員志願者,以岩造村鐘靈毓秀廣場百米圍墻為卷,歷時8天完成《千里江山圖》墻繪創作,長卷成了村民新的“打卡點”。
“岩造村今年3月剛獲得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這幅青綠長捲進一步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進遠鄉黨委書記趙小嬌説,“點單式的志願服務為鄉村文化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持。”
“7月份以來,天等縣組織大學生志願團隊以‘需求清單’為導向下沉基層,已開展志願服務活動11場次。8月份,我們將持續推進大學生志願服務活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天等縣委社會工作部部長陸永康説。(黃志鋒)

